掌柜:“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自古以来人们就重视书写习惯的培养。近日学校以“笔润墨香铸师魂,纸方砚圆写青春”为主题举办了第一届师范生书写技能竞赛——三笔字大赛。下面就让我们听听同学们对本次三笔字大赛的一些看吧。
吴婷(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专业 2019 级学生):这次三笔字活动介绍了三笔字的相关知识;书法协会展示了软笔书法、硬笔书法和黑板字,同时邀请了汉韵社为同学们带来走秀表演,展示不同朝代衣服的形制,让更多的同学们了解到汉服中的传统文化。本次活动有助于提高同学们对于写字的兴趣,让同学们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写字、写好字,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同时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挥洒才华的舞台。让文字在书卷上焕发光彩,让同学们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在书写中领略中华文化的传奇。
吴璟(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2019 级学生):我们书法协会一直秉持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会训,积极努力地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舒适的书写环境,同时尽可能地为想要学习书法的同学提供帮助。不得不说,书写技能对于每个学生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师范生,这次活动告诉部分认为练字很难、练好更难的同学不要有畏难心理,我们身边有那么一些人做成了这些事,就说明其实把字写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在活动中,我很开心看到有更多的同学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一起交流学习。
陈林海(法学院法学专业 2018 级学生):我参加此次活动有三个原因:首先写好三笔字是作为师范生的基本要求,我虽为非师范专业生,但也热衷于参加学校关于提升师范生书写技能的系列活动;其次,练习三笔字和参与三笔字相关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一点就是个人对书法艺术的喜好!在我看来,此次活动的主要意义在于倡导全体师范生加强三笔字练习,提升书写规范性和艺术性,形成主动练习提升的习惯。在活动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学校对师范生三笔字书写技能的重视,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关怀。活动虽然结束了,却让我再次受到了书法这项传统文化艺术的的感染和熏陶,加深了师范生对自身综合能力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刘祖旭(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9 级学生):作为一名师范生,我参加“三笔字”比赛主要是想通过舞台真正检验一下自己对三笔字掌握程度以及书写的水平,通过与优秀的人比较,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及时弥补自己的弱项。这次比赛不仅仅是给我们展现自己的机会,也是为了加强我校师范生对三笔字的重视。因为“三笔字”是一所师范类院校应当重视的一项重要课程。经过此次比赛我明白了:要想写好字,首先必须有一颗平静的心,只有内心平静了,才能写出干净、有力的字。
金熳灵(国际旅游文化学院酒店管理专业2019 级学生):我从小就接触了毛笔,对于书法十分感兴趣。我觉得我们要发扬好我国传统的笔墨文化,恰巧“三笔字”比赛也是传扬文化的一种方式。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是教师必备的职业基本功,提高写三笔字的水平是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必备的技能。作为未来教师,要以身作则,只有自己把字写好了,才能引导学生。在本次比赛中,我收获了一段现场书写的经验,比赛之前做好了所有的工作,虽然结果没有太好,但是我也很满意,在我看来重要的是过程。此次比赛也让我真正认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但我也不会放弃练习,只有勤加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希望下一次比赛时我能够取得令我欢喜的成绩!
潘美美(文学院汉语言专业 2019 级学生):一手漂亮的字,是每一位教师的“脸”。看到比赛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正确运用钢笔、粉笔和毛笔,按照汉字的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的正楷字,并具有一定的速度,我是十分佩服的。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用粉笔字写出一首古诗,一首小小的古诗,看起来虽然简单,但要完整地写下来却并不简单,汉字书写是否规范,整体布局是否协调,都要经过细细的揣摩。为了写好每一个字,参赛者写了又擦,擦了又写,精雕细刻每个汉字,最终才为我们展示了一张张亮丽的“门面”。每一笔都代表着一个人,笔画与笔画之间都要处理好各种关系,整体和谐才是美。
结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国汉字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之母。方方正正的汉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史,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和气节。我们,是使用汉字的中国人,有责任写好汉字。贵师大人,写规范字是我们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