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大学校园里,总是满满洋溢着朝气与活力。“同学,请问寝室怎么走?”“打扰一下,请问新生体检在哪里?”……新生们带着欣喜与好奇,在校园里忙着报到。与此同时,送行的爸爸妈妈、三姑二舅也满脸喜悦,帮孩子拖着行李箱、抱着被子、端着脸盆,协助报名……浩浩荡荡的“亲友团”成了新学期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开学,陕西一高校将“独立新生奖”和文化衫奖励给独立报到的新生,而以往也存在高校通过发放奖金等方式鼓励新生独自报到的做法。此情此景下,新生是否应该独自前往学校自然就成了一个惹人争议的话题。那么,家长到底要不要陪同孩子去上大学呢?大学新生报到需要带上父母吗?
家长陪同新生报到有一定益处,这是毋庸置疑的。对大多数新生而言,大学报到是自己第一次离家远行,有家人陪伴不仅能避免舟车劳顿,减轻初入校园陌生环境带来的恐惧,也能够降低被骗的风险。而一些从未住过校或者生活技能欠缺的新生,更需要家长的帮助。而笔者认为,对于父母来说,他们也不愿意缺席自家孩子生命中如此重要的时刻。总之,如果有家人相送,学生便利、家长也放心。
但是,护送孩子上学,对于部分家庭来说,意味着会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增加开销,可能增添家庭经济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独自前往报到,则成为另外一种选择。
新生独自报到,意味着脱离父母庇护,独自面对挑战。新生需要独自去乘车、规划路线,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办理入学手续。从缴纳几千甚至几万的学费,到使用哪种款式的毛巾,都需要自己做决定。他们要学会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接受孤独,消化负面情绪,他们需要独自去琢磨生活,去学会与人交流沟通。这无形中提升着新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上大学的意义,也可以说,这正是成长的意义。独自面对生活,是我们成长中不得不经历的过程,而独自报到则正是这样的一个起点。我们可能满怀欣喜期待,却也同时饱含紧张不安。我们会在列车缓缓启动,家乡熟悉的一切渐行渐远时;在满头大汗,依旧奋力提起行李箱时;在不熟悉的校园奔走,填着一张又一张表格时;在一切安定下来,坐在床边放空时……变得更加勇敢与坚强。
新生独自报到,但也不否认家长护送,两种做法本就各有益弊,根本没必要过于纠结。居里夫人说:路要自己走,才能越走越宽。人生路漫漫,家长又能送我们几程?我们要学会扬起独立的风帆,开好自己的顶风船,才能驶向更远的彼岸。农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