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四川民族学院 - 《四川民族学院报》

大 学 生 返 校 后 心 理 自 我 调 适 之认 识 自 律 四 原 则

作者:田泽森    
2020-10-10     浏览(204)     (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心态,打乱民众的正常生活。很多大学生疫情期间长时间封闭在家里,生活、学习和作息等被打乱,不能很好地自我管理、约束,出现自律问题,如:变得懒散、无所事事,学习效率低、管不住自己;做的计划总是完不成,自责却无力改变;拿起手机就放不下,放下后很焦虑,但拿起来又很自责。大学生返校后开启正常大学生活需要培养自律。M·斯科特·派克在其著作《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中提出关于自律的四个原则。

一是推迟满足感,一种不贪图暂时安逸,能先吃苦、后享受的行为。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同样是计划好了要学习、要看书、要锻炼,有的人总是能够完成计划,而有的人在开始之前,都在做一些即时满足的事情,比如玩游戏、看小说、刷网页等,等意识到要停下来的时候,时间都已经被浪费了。对于前者,他知道推迟满足,去学习、看书,能换来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在这个推迟满足的过程中,他展示了自己的自控能力,能够压抑住那些即时快乐的欲望。而对于后者,只顾及时享乐,贪图一时的安逸,放弃了那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与结果。

二是承担责任。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重要手段与方案,解决问题,首先是面对问题。但往往大多数人在面对问题时,都喜欢逃避,觉得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社会,所以应该由别人或者社会替自己解决。他们逃避的是问题,更是责任。

三是尊重事实。逃避现实的痛苦和不幸,是人类的天性,只有尊重事实,合理认识自我,进行自我反省,追求真理,去迎接挑战,不被表面现象迷惑,才能逐渐克服现实的痛苦。

四是保持平衡,适可而止。有得必然也会有失,有时候,有些东西是需要用失去另外一些东西换来的。很多人不愿意放弃,是因为不想经受放弃的痛苦,但其实,痛苦只是一时的,因为取得平衡而带来的收获,远比承受放弃的痛苦更值得。必要时学会放弃,保持人生路上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