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魏战勇)10 月 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非洲猪瘟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专项项目2020 年度交流会在郑州召开。此次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主办,河南农业大学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农业动物科学处副处长任红艳,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分别代表主办方和承办方致辞。会议由副校长尚富德主持。
在开幕式上,张改平介绍了非洲猪瘟流行和防控研究现状,他指出,自2018 年非洲猪瘟病毒传入我国后,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面对这一近百年尚未攻克的疫病难题,科学界迅速行动,通过协同攻关在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喜人的成绩。因此,本次年度交流会也是给相关领域科学家提供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以期早日解决非洲猪瘟流行和防控中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点。
在致辞中,任红艳对《非洲猪瘟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专项项目对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基础研究发展的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 2019 年迅速启动专项项目开展非洲猪瘟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本次年度交流会希望各参与单位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提出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下一步计划做出合理安排,促进项目之间的交叉融合,推进专项总体任务的落实。
本次交流会特邀请扬州大学焦新安教授和华中农业大学肖少波教授进行点评。
在会议的专项项目年度汇报环节,《非洲猪瘟病毒主要免疫原的识别与疫苗靶点发现研究》项目分别介绍 2020年度的整体进展、主要问题与应对、研究计划与内容以及经费使用情况。特邀专家认真听取了报告并一一进行了点评、提问并提出建议。专项项目研究要继续将基础研究和产业问题相结合,聚焦关键科学问题形成亮点,争取在非洲猪瘟基础研究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最后,任红艳作总结发言,建议各个课题能够深入融合,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各单位优势,把基础研究的理论创新和应用实践紧密结合;各课题要不断凝练研究方向,突出亮点;课题间要加强互动,优化合作模式,形成系统性的原创成果,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