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典型案例
“大爱无声”爱心传递活动由商学院市场学系学生党支部于2008年发起。该活动每年11月份正式启动,来年6月份以一台“静载风雨,大爱传承”为主题的晚会收尾,成为校园文化活动一道靓丽的风景。十三年来,市场学系学生党支部秉承“在服务社会中践行真爱、在无声大爱中自我成长”的工作理念,组织党员和青年骨干在参加社会公益实践、服务特殊群体等一系列公益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爱心传递,提升了大学生人文情怀和责任担当,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经过多年来持续培育,逐步形成了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一、背景与起因
基层党组织的品牌特色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需要一个充满活力的思想文化平台做支撑,既能组织和吸引大批的党员骨干和青年人才通过这个平台接受锻炼、提高能力,又使得党员更好地发光发热。
商学院市场学系学生党支部围绕着 “如何加强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大爱无声”的活动载体建设方案,并尝试以此为依托开展长期性的党建实践研究探索,增强党支部的活力。
二、做法与机制
“大爱无声”爱心传递活动的培育过程与活力党支部建设的过程是有机统一的。市场学系学生党支部坚持“以党建目标规划平台建设、以活动实践探索党建规律”,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实效。主要做法为:以党员党性实践锻炼和党建优良作风传承为目标,突出基层党组织在过往党员校友资源、党群团组织互动关系中的“结点”作用,坚持基层党建与品牌活动培育相结合、基层党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基层党建与共青团建设相结合,利用“校友党员网”“党群互动网”,开展 “党员+带动”“党员+示范”“党员+互动”三段式系列活动。
(一)积极探索“三结合”工作机制
1.基层党建与品牌活动培育相结合,着力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大爱无声”爱心传递活动从想法的提出,到实施落地,历经了十三年,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在无数困难面前,学生党员勇于担当,率先示范,都能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这一过程中,党支部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2.基层党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着力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每一年的“大爱无声”爱心传递活动,均是以项目组呈现,由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志愿者组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党员会以自身的言行影响更多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志愿者,起到很好的带动示范作用,很多青年志愿者通过这一过程,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3.基层党建与共青团建设相结合,着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大爱无声”的开展过程,同时也是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党员可以通过具体的工作来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与帮助,从而使基层党建与基层团建互联互动、共同促进,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不断提升。
(二)充分发挥“校友党员网”“党群互动网”的作用
盘活党员校友资源,发挥好党支部在活动中的组织引领作用,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大爱无声”活动,同时也是党支部带领团总支、学生会、益点公益社团等群团组织群策群力、共同参与的过程,这一过程,有效增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凝聚力,强化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着力实施“党员三加”三段式行动
1.“党员+带动”强化了党建实践活动对党员的方向目标指导要求。每年的“大爱无声”爱心传递活动由学生党支部成立项目组,研究将党支部的工作理念、对党员骨干的思想教育、责任奉献意识培养等设计到活动中。项目组组长和主要干部由党员同学担任,在实践活动中突出党建目标引领,在活动组织方面高质量的设计完成,在党性教育方面依托活动而高于活动,突出对活动的思想引领,强化活动对党员的实践教育。学生党员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还充分发挥对入党积极分子骨干的带动作用,将“大爱无声”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与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相结合,党员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针对不同的入党积极分子做出深入地了解及谈话,特别是在入党积极分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鼓励与支持,强化党员在活动中的带动力量。
2.“党员+示范”强化了党建活动对党员的典型示范责任要求。“大爱无声”活动的主题在于以爱育爱,注重传承。党支部在活动的组织设计中高度重视体现党的先进性,全体党员都深入开展活动品牌设计的调研和讨论,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环保、关注社会智障就业、关注流浪动物、关注自闭症儿童等主题活动都是通过认真调研确定。通过这些活动,能更好体现活动载体对党员的党性修养锻炼,提高基层组织的活动凝聚力。增强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激发他们在各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市场学系学生党支部注意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活动,在宿舍内务、专业学习、日常工作等方方面面,都鼓励学生党员发挥好示范作用。先后开展了 “戴党徽、跟党走、亮身份”主题党日活动,深入海军某部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党员示范性明显加强。
3.“党员+互动”强化了党建活动在党员优良作风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党员互动,一方面是加强在校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是以“大爱无声”这条中心纽带,加强已毕业学生党员与在校党员、同学的交流互动。党支部以“大爱无声”为依托,建设“校友党员网络”,为活力支部建设提供宝贵的资源支持。以问题为导向,采取“问题驱动”方式,将基层党建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时向校友发布,寻求更多党员校友的支持。在今年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2011届党员校友朱广志、朱长江依然积极为“大爱无声”爱心基金助力,传递爱心,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道温暖而靓丽的风景。
下一步,市场学系学生党支部将探索建立青岛大学商学院“大爱无声”党员先锋服务站,筹备建立“大爱无声”志愿服务库,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育与志愿服务有机融合,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成效与反响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青岛大学“大爱无声”爱心传递活动获得了山东省校园文化活动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第二届青年志愿者大赛铜奖、青岛大学第一批“一院一品牌”活动以及山东省首届“爱心传递”优秀案例等殊荣。基层党建工作通过与活动的紧密结合,强化了阵地建设,丰富了活动内容,锻炼了党员队伍,提升了党员能力,凝聚了团队力量。
1.提升基层党支部的活力。市场学系团总支曾连续三年获评为青岛大学基层“五四”红旗团总支,党支部也曾获评为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大学优秀基层党组织,2016年支部代表青岛大学入选全国高校活力党支部展示案例库,市场学系学生党支部2018年获评为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涌现出一大批品学兼有的优秀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成效显著。
2.创新基层党建模式。市场学系学生党支部通过长期的凝练总结,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位一体”模式,注重把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基层学生党建、新媒体微信平台有机结合作为支撑点,党建立项研究、“三会一课”等理论学习与党员骨干实践锻炼、支部作风建设与传承紧密结合,进行培育和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较好成效,该理论模式获评为青岛市第六届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奖。
3.夯实基层党建阵地。通过党支部与“大爱无声”公益活动平台融合建设,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找到着力点,党员培养教育有了实验田,不仅提高了党支部的战斗力,更增加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党员的组织荣誉感,进而使全体市场学人都有着一种“大爱无声”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