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洋大学 - 《大学生村官园地》
给民桥村带来巨大变化的“四心”书记
———记海安市洋蛮河街道民桥村党支部书记仲荣森
作者:吴晓华 杨余燕
仲荣森担任民桥村党支部书记以来,通过招引项目、产业支持等方式发展村经济,提升了民桥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强了村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并采取系列措施解决民生问题,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他坚守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走进海安市洋蛮河街道民桥村,干净笔直的水泥路、绿油油的香橼树、排列整齐的农家小屋、碧波荡漾的河水映入眼帘。“这两年我们村的环境有了很大变化,这要感谢仲书记,为我们老百姓做了大好事啊!”村民徐永富站在自家小院里告诉记者。
村民口中的“仲书记”就是民桥村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仲荣森。自2018年担任民桥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仲荣森聚焦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从项目招引、土地流转等方面着手,不断增强民桥村经济实力。2019年,1个亿元项目落户民桥村,全托管用地494亩,共完成村营收入140多万元。
“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产业支撑。”这是仲荣森一直坚持的理念。今年以来,他带领民桥村“两委”班子成员成功招引了二、三产项目8个,目前已完成村营收入105万元。“村里产业基础夯实了,村集体经济才能壮大,我们才可以不断完善村里基础设施,让老百姓的幸福感越来越强烈。”仲荣森说。
仲荣森深知,当好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光凭个人的理想、热情和力量远远不够,必须要团结村“两委”班子。他聚焦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青年干部作用,不断提升村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水平,从自身做起,引导青年党员干部兴实风、办实事、见实效。
为更好地解决民桥村老百姓的民生实际问题,仲荣森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受到启发,发动青年干部结对党员组建民桥村“红色血液”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进社区、企业、村组等,分区域、分类别收集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民生实际问题,并且制定“民生微实事”责任清单和解决落实方案。通过新时代“三问”“书记创新项目”宣讲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宣讲等系列活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在仲书记的带领下,我们陆续开展了‘红色血液’出奇招、‘民生实事’见真情书记项目等活动,创新方式方法,我们村‘两委’班子也更加团结、更有冲劲了。”民桥村团支部书记丁少彤说。
听群众要说的话,做群众想做的事,向群众问计,关心群众疾苦。在仲荣森担任民桥村党支部书记的两年时间里,3.5公里的主干道硬质化水泥路建成,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顺利解决;部分村组建成的人居环境示范点成效初显,村容村貌显著提升。民桥村党员干部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从2017年的86%提升至现在的98.86%。
“要把农村工作做好就必须要有‘四心’,即心中有党为‘红心’、心中有民为‘初心’、心中有责为‘公心’、心中有戒为‘清心’。”仲荣森说,“乡村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我将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坚持‘四心’理念,争当乡村振兴‘领头雁’,为农民生活谋幸福、为乡村发展谋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