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至9月3日,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举办了首期“青媒计划”融媒骨干训练营。短短5天时间内,6堂校外专家授课,4次校内老师讲解,4个小组任务,2次素拓活动……紧凑而丰富的学习生活让学员们提升了业务能力和融媒素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精心授课传递融媒力量
集训期间,我校特邀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等一线记者及业内专家现场授课,以新媒体运营、摄影技巧、新闻撰写等为主题进行经验分享。
“当我们在谈融媒时,我们在谈什么?”新华社记者王凯丰围绕这一问题与学员们展开深刻探讨。在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今天,主流媒体的“舆论主场”已经成为跨界者不断涌入的“舆论广场”,传播格局日趋复杂,而真实性永远是新闻的生命。他提出,媒体融合归根到底是人的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相融才是融媒的正确发展方向。
“这世上所有的惊天动地都敌不过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国教育报记者甘甜从新闻写作的“情怀”出发,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析新闻工作与价值传递之间的关系。“记者是讲故事的人,而新闻一定是有温度、有深度的。”文字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新闻记者要善于观察、留心细节,发掘事件背后的价值,用笔尖书写真情,以文字传递力量。
培训课程一堂接着一堂,一本又一本的笔记上记录着讲师们的倾囊相授和学员们的敏而好学。劳逸结合强健精神体魄
井然有序的晨练在训练营中是必不可少的,营员们每天早上七点准时在田径场集合,进行拉伸与晨跑。迎着夏日清风,追逐东方初阳,跑道上不停的身影尽显青春风采,营员们由此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
“船到中流,奋楫者进。”五天的时间里,训练营的成员们组队开展“四力”实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各项任务:他们在图书馆研修室里践行“脑力”、“笔力”,组队开展头脑风暴,交流构思想法,合力完成了50周年校庆策划和原创微信推送;他们在学校各个角落里践行“脚力、眼力”,用行动发现灵感,用镜头定格创意,创作了独具特色的短视频和音乐MV。
训练营中除了常规严谨的课堂教学,也不乏多姿多彩的课余活动。9月1日下午,营员们在心海乐园进行素拓活动。简单的四个游戏,营员们从相识到相知,培养了融媒体通讯社成员们之间的默契,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共同进退”这一游戏环节中,组长通过口头传递、现场比划等形式向组员传递游戏内容,在一次次的团队合作交流中,“融”这个字也更加深入人心。结业仪式展望光明未来
9月3日下午,本次训练营走向了尾声,结业仪式在北区图书馆210展开。各小组根据抽签顺序对本组的推送、音乐MV、抖音视频及策划书任务进行展示和讲解。一件件作品展示在眼前,仿佛一段段回忆浮现在脑海:讲课时认真的神情,共同完成任务的夜晚,素拓时难忘的笑颜……这个夏天,我们在“交大融媒”相遇、相识、相知,或许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与挑战,但重要地是邂逅了难得的美好与回忆。
虽然培训已经结束了,但“交大融媒”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来自五只不同队伍的我们,就像五根手指握成的拳头,不仅是有温度的,更是有力量的。迈入融媒体时代,推动校园媒体融合发展,打造融媒精品,“交大融媒”必将牢记青年使命,讲好“花椒”故事,唱响交大融媒最强音。
以此为序章,今后“交大融媒”仍将砥砺奋进,筑梦前行,共同书写属于未来的辉煌篇章。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