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陕西中医药大学 - 《陕西中医药大学报》

现场教学点交流发言

2020-08-31     浏览(84)     (0)

文章介绍了延安精神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干部中的学习和实践,包括看齐意识、为民情怀、实干精神和廉洁品质等,以及南泥湾精神的奋斗精神。干部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为实现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高淼:通过延安精神的学习,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作为一名学工干部一定要有看齐意识、为民情怀、实干精神和廉洁品质。作为青年干部,能在中国革命的圣地抚今追昔,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萃炼灵魂,何其幸也。我会将延安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绵绵不绝的动力,不忘初心,锐意进取,埋头苦干,让领导放心,让学生满意,为自己争光,让延安精神存之于心,见之于行。
        科技处副处长刘奇: “延安精神”是中共中央在延安奋斗历程的概括和总结,是延安时代的灵魂和精髓,也是信念、追求、纪律、作风的集中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作为陕西中医药大学一名教师党员,无论在新冠疫情面前排除万难开展线上教学,学习研究发展科技水平,还是迎难而上参加抗疫战争,都是的党员担当和使命的体现,也是延安精神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的践行。
        对外合作合作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高娟:2020 年注定不凡,我们陕西中医药大学迎来了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需要弘扬奋斗精神,用个体的奋斗汇聚成学校前行的动力。因为唯有永不放弃持续奋斗,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写进生命的航程里,把我们短暂的生命融进陕西中医药大学发展的漫长岁月中。
        基建处副处长田涛:“南泥湾精神”作为“延安精神”的一个集中代表,既是一种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以苦为乐、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也是一种在艰难困苦之中,勇于创造、积极变革、不墨守陈规、敢为人先的拼搏进取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在我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当下,我们更要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再出发的精气神,当好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为奋力谱写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丁雯:经过现场教学,我们被英雄热血撒故土,威胁利诱难撼爱国心的革命理想所震撼,体会到了革命精神、始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给我们的巨大力量,也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理想信念,把“忠诚、干净、担当”践行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等各项分管工作中,为学校的发展鞠躬尽瘁。
        研究生院副院长、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王征: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坚持中医药“守正创新”发展理念,将培养“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作为第一要务;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实现我校第一次党代会确立的“建成国内一流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版面所限,本版文章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