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川北医学院 - 《川北医学院报》

疫情之下的反思

2020-03-31     浏览(127)     (0)

文章讨论了2020年初全球灾难性事件引发的反思,强调人类需要改变并开始保护自然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疫情等挑战。文章指出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并学会心存敬畏,保护自然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2020年的开头并不像往常那样平静,澳大利亚的山火,非洲,印度,巴基斯坦遭受严重的蝗灾,美国遭受40年来的乙型流感,新冠病毒的肆虐,街道封锁,物资紧缺,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让本该充满欢乐喜庆的节日成为了让所有人充满了悲伤、恐惧和焦虑的节日,如同小说中的末日背景。

有人说:2020年的开端,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警告,更是地球对人类报复的开始。人类总是贪婪的,妄想征服一切。卢梭曾说过:“要记得人类走向迷途,往往不是由于无知,而是由于自以为是。”的确,很多时候,灾难的发生和蔓延,就是因为我们人类的自以为是。

在文化科技落后的古代,那时候的人们还对自然充满了敬畏,相信 “听天由命”“天灾人祸”,而在科技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在不断向大自然索取各种资源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高科技让人类越来越自大,再也不把自然放在眼里,乱砍滥发,排放污水,捕抓野味,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南极气温首破20度。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早已变成了自我摧残。

当我们人类不再相信存在比我们强大的力量时,我们就放弃了自己的责任感。流浪地球中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起初,没有人在意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火山、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这次疫情让我们意识到,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人类,包括动物,大自然,我们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人类历史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是因为得益于大自然的滋养和馈赠。这次疫情说到底是人类为自己“物质和贪婪”付出的代价。虽说传染源还没有找到,但是和人类的荼毒生灵,违背自然规律是分不开的。

人类能否找到一条生路?千年文明能否得以传承?这关键还得看人类能否改变,能否开始保护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张晓风曾说:“每一张纸都是一截树木为我们粉身碎骨以后的遗容,我们理应当感恩怀德。”不仅纸张,整个人类文明都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我们理应感恩和珍惜这一切。相信这个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好,人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要学会心存敬畏,莫害苍生。

自然需要人类的尊重和敬畏,保护自然,其实更是保护人类自己。(文/医学影像学院 陈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