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从事这一份职业,为教育,为树人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带着“教书育人”的初心,带着“支教扶贫“的使命,坚信经历就是成长,担当就会收获,希望为福贡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年6月,为进一步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关于脱贫攻坚和对口帮扶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学校教育扶贫顶岗实习工作,缓解怒江州福贡县中小学、幼儿园师资紧缺困境,作为一名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我踊跃报名到福贡县开展支教实习,助力教育扶贫攻坚工作。我来到了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普职教育融合班支教。在这里,我认识了一群可爱单纯的孩子们,看着他们稚嫩的脸庞,让我对支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其他人眼里,我或许只是经验、能力都不足的实习老师,但在学生眼里,一声“老师”便是最大的认可和尊敬,我暗自下定决心,实有所得,习有所获,对我,更是对孩子们。
控辍保学,不忘初心,我在学习
在普职教育融合班实习以来,我学会了很多,成长了很多,见证了很多。一是带着责任抓劝返。各级部门健全完善“双线四级”工作机制,针对学生辍学原因“一人一策”“一家一策”,实行销号管理,劝返一个,销号一个。二是带着使命抓安置。为确保部分无法随班就读的复学学生 “留得住,学得好”,在资源十分匮乏的客观环境制约下,多方筹措资金,对学生进行食宿全免,建立了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中餐烹饪实训室、发型发艺实训室、酒店服务实训室等。三是带着真情抓管理,加强人文关怀,强化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培养学生日常行为、培养基本生活习惯,常怀感恩之心,常怀感激之情。四是按照规律抓质量,综合考虑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年龄等因素统筹编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开设民族特色文化活动课、中餐烹饪、摩托车维修、人工智能编程体验课、棒球加工实训课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他们升学有条件,就业有基础。
控辍保学,牢记使命,我在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福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工作,狠抓控辍保学,围绕“找得到、劝得回、留得住、学得好”,进一步提高思想和政治站位,把党校作为复学学生集中安置点,开设福贡县普职教育融合班,招收失学或长期辍学后无法随班就读的初中年龄段学生。全力打好控辍保学这场命运之战、未来之战、振兴之战、长治久安之战。在这里,我第一次接触了控辍保学,原来还有很多花季少年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些孩子们都是天赋异禀,唱歌、画画、跳舞、体育运动等方面都很强,我在不断摸索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希望能点燃他们想走出大山的梦想。
控辍保学,多种方式增强保学活力
普职教育融合班,“让学生留得住,想学、爱学。在支教实习的第二个周,带领学生走出大山,走出福贡,到怒江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去参观。参观完后,我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教育,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希望他们能走出福贡,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三个星期的相处时光,越来越发现,你们是眼里有光,心里有爱,单纯善良的天使。虽然你们偶尔会贪睡,会调皮,会不听话。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你们看到我一个人扫地之时,会伸出援助之手,会揉着惺忪的睡眼,从宿舍楼跑下来接过我手中的扫帚。当然,我们彼此之间也会有约定,只要我说,你们就去做,渐渐的,你们开始守时、守信、认真、负责,你们身上的光越来越亮,闪光点渐渐显现出来。那些我操过的心,熬过的夜,忙碌的时光,都变得值得和充满意义。
此次支教,能参与到控辍保学这一份工作中,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我无比荣幸,这些,都将成为我宝贵的记忆和人生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