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闽南科技学院 - 《闽南科技学院报》

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计算机信息学院

2020-08-24    

马克思主义学院:“五微”融合打造思政抗疫“金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融入疫情防控知识、抗击疫情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以及闽科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队“抗疫”故事等鲜活案例,同学们围绕中国精神、职业精神、人生价值等角度在讨论区发起了积极讨论。线上课程还结合“战疫与弘扬中国精神”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运用“微平台-微内容-微方法-微教学-微实践”的“五微”融合思政课教学模式,通过网络视频邀请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者现身说“战疫”,将社会实践课堂搬回“教室”,并将相关素材制作成线上教学视频《战疫》,教育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牢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持续打造具有闽科特色的抗疫“金课”。

“情防控期间的网络思政课教学坚持‘内容为王’,更注重让学生‘触景生情’,强化价值引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黄鑫英老师说,“为了上好这门网络思政课,各教研室积极开展线上教学讨论,集体备课,制定线上教学计划,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一条主线,贯穿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教学工作始终,深入宣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取得的成效,生动讲授疫情防控一线的感人故事,让思政课程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疫情防控大局。”

 (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昌凤)

将抗击疫情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jpg


商学院:疫情防控融入课程教学 专业课堂渗透思政教育

商学院“因势而新”,以疫情为素材,依托各类在线课程平台,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互动,将疫情防控融入课程教学,专业课堂渗透思政教育,赋予专业课程价值引领重任,把抗“疫”过程中的典型经验与教训变成教育教学中的“活教材”,传递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政治经济学课程组老师在阐述经济学有关资源稀缺性、资源有效配置等知识点时,通过联系生活中关于人类资源和时间成本的事实案例,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等稀缺资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商学院院长刘武强副教授是《创新创业导论》课程组老师,他在阐述创新团队建设知识点时,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的优秀团队和先进人物典型事例,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等一批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在理解创新团队相关概念的同时,感受爱国主义精神。

商学院老师们始终牢记立德初心,不忘树人使命,在战“疫”当前,把疫情当作教材,不仅将专业课程讲得更加生动,还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实践课教学,以实际行动诠释立德树人的使命。

(宣传部? 商学院 吴芳)

教师线上教学反馈.jpg


艺术设计学院:以“艺”战疫,占领思政“新高地”

艺术设计学院在全面做好师生防疫工作的同时,利用学科专业优势,通过制定“艺术+思政”的战略,突出“三个结合”,将课程思政元素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和教学实践,结合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专业教师主导创作,以“艺”战疫,多形式丰富线上教学内容,高质量抓出育人实效。

艺术设计学院持续开展以“抗击疫情 武汉能”为主题的平面设计专题技能短课,引导学生以符号的艺术将专业知识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学习防疫一线中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对疫情一线工作者的崇高敬意。

为实现线上学习的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艺术设计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在家开展“战疫情,武汉能!”2020抗击“新冠肺炎”公益宣传设计征集活动,共创作各类作品314份,紧贴时政,用插画战“疫”,创作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创造力的插画,用笔墨助力武汉。艺术设计学院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疫情防控知识融入艺术设计中,发挥专业教师主导作用,通过在线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创作,确保师生共同学习进步。

 (艺术设计学院 刘昌建)

2016级广告学专业学生陈艳红创作作品《同舟共济,众志成城》.jpg


计算机信息学院:构建四级联络制度 党员先锋队助力抗“疫”

计算机信息学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队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全体党员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全方位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彰显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党支部第一时间召开视频会议,向全体党员传达落实上级疫情防控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组建“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通过构建“支部书记-党员-教师-学生”四级联络制度,确保信息全覆盖,全面排查人员健康情况及出行动态,计算机信息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剑锋副教授每日跟踪疫情重点地区教师在家隔离期间的工作、生活情况,计算机信息学院院长禹谢华教授走访慰问学院留校教职工,时刻关注假期留校教师的动态,同时督促其他党员和教师做好每日的“健康打卡”工作。

计算机信息学院全体党员教师迅速从休假状态转换到工作模式,克服没有网络信号、没有计算机信息设备、没有教学教材、没有线上教学经验等种种困难,利用学习通、智慧树等网络平台,通过直播、录播、相传资料等多渠道开展课程资料建设,做好线上教学开课准备。同时,计算机信息学院以“教师引领,企业支持,线上互动,线下钻研”为教学思路,联合校企合作多家IT企业搭建线上学习交流平台,邀请福建数联慧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吴慧明通过微信群、QQ群在线指导、远程视频教学,共享校企合作教学资源。为了上好《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信息学院还组建一支由计算机信息学院院长、福建省“优秀教师”禹谢华教授等担任主讲,企业总监提供技术答疑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团队”,打造一批精品课程。

 (计算机信息学院 张剑锋)

计算机信息学院党员教师开展线上教学.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