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南京人才项目签约仪式”在宁举行
本报讯 日前,“潍坊·南京人才项目签约仪式”在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校长乔旭、副校长凌祥等出席有关活动。
签约仪式上,欧阳平凯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将发挥高校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在潍坊落地生根、发挥效益。乔旭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将深入推进校地、校企合作,更好地服务潍坊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签约仪式现场,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应汉杰教授团队与山东寿光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的“共建巨能金玉米——南京工业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研发中心项目”,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李霜教授团队与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的“变性淀粉深加工研究与产业化项目”等现场签约,相关项目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将有助于推动引领潍坊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签约仪式后,潍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国伟一行赴我校江浦校区参观考察了材料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副校长凌祥就有关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对接交流。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学校举行第二期“青智沙龙”
本报讯 6月18日上午,校第二期“青智沙龙”举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乔旭工作室教师代表及11个学院近30名青年教师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校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刘大卫主持。
“青智沙龙”以服务青知、汇聚青智为宗旨,本期沙龙的主题为“在融合中发展,在协同中前进——以材料化工学科为例,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共同发展”。活动邀请了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农工党支部主任金万勤,先进材料研究院副院长、知联会会长霍峰蔚,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院长助理、九三学社副主委薄翠梅,先进材料研究院教师、知联会秘书长秦天石,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九三学社第四支社主委徐海涛等五位老师结合自身科学研究成果、工作经历和实践思考进行交流分享。与会人员围绕青年教师在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团队建设、自我发展等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校党委书记芮鸿岩对“青智沙龙”活动的开展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要进一步建设好这一平台,团结凝聚青年教师,通过交往、交底、交心,做到结合、融合、化合,实现同心、同向、同行,要关心青年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服务他们的成长、成才、成功,汇聚青智、凝聚青力,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党委统战部
学校举办校长与人才面对面系列活动
本报讯 6月中下旬,学校先后举办了校长与人才面对面活动之“劝业青科汇”—医工结合论坛和“轻量化材料与构件”论坛,旨在协同创新整合优质资源,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助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党委书记杨洪波、江苏省中医院临床药理科主任邹建东、江苏国华医药科技园董事长叶援赞、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级投资经理陈坤、江苏省产研院医工所常务副所长刘宇等行业代表,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化工、材料、生工、食品、药学、化分、机械、土木、计算机、数理等学院及先进材料院、轻质材料中心等相关单位老师、学者、学生先后论坛。
校外嘉宾在论坛上,作精彩分享。药学院张琪、任丽莉,材料学院蔡晓军,先材院黄岭、刘杰,化工学院储震宇,生工学院朱颐申,食品学院迟波,安全学院袁蓓蕾等九位教师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在医工结合论坛上作学术交流。轻质材料中心常务副主任范国华围绕轻量化材料与构件介绍了筹建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想法。各学院专家也围绕“轻量化、材料与构件、高性能复合材料、材料蠕变疲劳损伤”等内容作精彩专题汇报。材料学院、机械学院、土木学院领导分别从学科交叉、学生培养、科学研究、项目申报等方面做了精彩的发言。与会代表、老师分别就主题活动进行了交流探讨。
乔旭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将积极促进多学科与行业领军企业的深度融通,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开启医工结合的深度实践,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副校长李世收、邢卫红也表示学校将聚焦相关领域,围绕产业链部署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党委教师工作部 人才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