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榆林学院 - 《榆林学院报》

扫除榆林诚信建设的绊脚石——老赖

作者:张元春    
2019-12-20     浏览(154)     (0)

榆林,矿产资源富集,因能源暴富的人不在少数。许多人通过入股煤矿或者民间借贷从中获利。2011 年,煤价下跌造成榆林民间金融垮塌,这个以造富神话闻名的城市在一夜之间让数以百万计的人陷入追债无门的噩梦。

借贷款无法收回,官司打赢也执行不下去,许多家庭被债务拖垮,

“老赖”成了大家眼中的痛,心中的恨,更成了榆林诚信建设路上最大的绊脚石。老赖是社会的蛀虫,他们不劳而获,猖獗而危害社会。面对层出不穷的老赖,榆林市予以重拳打击,先后公布了十五批失信人员名单,并公布举报电话,希望通过社会的监督,让失信被执行人的下落和财产无藏匿之处。建立诚信社会体系的决心和态度以雷霆之势展开。

古时候,孟信家里穷,无米下锅,只有一头病牛。一天他外出,他的侄子将牛牵到集市上卖了。孟信回来后非常生气,责备他的侄子不该把病牛卖给别人,并亲自找到买主如数退钱,牵回了自家的病牛。中国人历来讲究做事要对得起良心,诚信是国人道德的标准亦是底线,逾越了这条线,就是逾越了中国人的良心。言不信者,行不果。在崇尚道德的国度,信用破产就意味着什么都破产,丧失诚信无异于自掘坟墓,不但无法赢得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世

人鄙夷的目光也将伴随其一生。

诚信是一个人内心力量的象征,它显示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与尊严。不可否认,经济的高速发展让心灵迷失了方向,但是追求安全和获得他人认可是人类的本能,这种坚韧的内心力量支撑着人类走过漫长的发展历程,让人类体会到有别于其他生命的意义和幸福。如果丢掉诚信,内心的支撑体系就会坍塌,对个人而言,无异于放弃生命的光彩,失去活着的意义。人活一世,求得就是心安理得,蝇营狗苟,惶恐不可终日终究不是好的出路。

过去,中国法律机制不健全导致诚信的实现只能以自律为主,但是今天,严密规范的法律体系已经为中国社会遵守诚信提供了有效的外部制约。2019 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执行部门可以对其进行信用惩戒,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予以公布通报。同时,唯一住房法院可拍卖;查封、冻结支付宝账户;网上冻结、划扣银行财产;全方位限制,追究刑事责任等。社会在用社会信用体系的强大功能和舆论的强大作用,让老赖付出沉重代价。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既然错了,就应该担当相应的责任,于情、于理、于法,都是该做之事。立信于己、立信于人,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方可堂堂正正立世为人,这是幼年便知的道理,切不可因眼前苟利而忘处世之道。那些被老赖拖入债务困境的家庭,正遭受着毁灭性的打击,无信者伤无辜者于心何忍?况且,诚信也已成为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有信便有立足之本,还有翻盘的机会,无信则满盘皆输,绝无再来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