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徐州矿工报 - 徐州矿工报

一张收据

作者:殷 海 平    
2019-09-10     浏览(20)     (0)




  冯老师曾收过我们五百块钱,所以那年他开了张收据,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被我当宝贝收藏着。
  初中毕业,学习成绩不好的我被安排在一家职高继续上学。那时,父母得到的最大安慰就是:放心,我们学校是包分配的。所有的学习不都是为了有一份工作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亲,像是有了希望、盼头,用尽积蓄把我送去上学三年。
  三年不到,我的同学好多都分配到了江南,或是省城,只有十来位同学始终没有合适的岗位可安排。而且这时我们的学校要与邻校合并,更是感觉希望渺茫。
  我们当时失落、伤心,又不知所措。我们的冯老师自告奋勇地利用假期为我们多方联络。他拍着胸脯保证说:“我一定让你们几个都有工作。”那时我不信,因为很多人都在失业,何况我们既没高文凭,又没技能和经验。但冯老师做到了,在上海为我们找到了工作的公司或工厂,管吃又管住,还能靠自己的努力多劳多得。
  为了感激冯老师,我们商量后,决定给冯老师交五百元的介绍费,他和师母死活不肯收,尽管安排工作不是他的责任,但为了我们义务忙活,甚至来回的车票都是自费,这让我们的感恩之情无处所报。最后还是冯老师在家中为我们做了一桌子的菜,算是饯行。因为高兴,那天冯老师的酒也喝多了,居然手一挥,给我们四五个同学每人写了一张五百元的收据,算是收下了我们的心意。
  记得当时他告诉我们:“社会也是一所人生的大学,不管遇到何种困难都可以来找我,这收据就当是一张负责到底的保障。钱我不收了,但你们可以随时拿着收据来找我解决 ‘疑难杂症’!”
  我们像是吃了颗定心丸,认真工作,也不怕受委屈、遇坎坷。我要用一生来收藏这张冯老师写给我的收据,因为它让我心中踏实,也激励着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