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海洋与大气学院宋梅老师便开始在Bb平台上建设和完善自己负责的“理论力学”网络课程,上传课程资料,录制课程视频,忙得不亦乐乎。
“当学校通知Bb平台添加了ClassIn直播插件时,我对它还一无所知,但观看培训课程时就感觉这程序真是功能挺强大,于是就开始一点点摸索,跟着培训老师开始建课程,找学生开始试播。”备课期间,宋梅先后尝试了腾讯视频会议、雨课堂、Bb教学平台、ClassIn直播等多个线上教学软件,只为了亲身体验每种软件的优势劣势。“线上教学软件多到眼花缭乱,适合课程的才是最好的。”宋梅说,“理论力学”课程有很多公式推导,需要图例讲解,根据课程特点,经过反复比较,她觉得基于Bb平台的ClassIn是个最佳选择。春季学期网上课堂开课第一次试用,学生们就发现了其便利之处,比如做笔记,屏幕截图,举手提问等,还留存录播,可随时回放。通过投票,宋梅和学生决定将ClassIn作为“理论力学”网络授课的最优方案,其他皆作为备用方案。为了更好地与同学们交流沟通,在开课前两周,宋梅就建立了课程qq群,并将课程所需的一些材料上传至bb平台上,给同学们留出了充足的时间来预习,并及时根据同学们的反馈进行优化调整。
3月2日下午1点30分,春季学期第一节 “理论力学”课程准时开课。宋梅坐在书桌前,体验了一把“网红”。“有挑战,更有收获!首次直播授课,我和同学们在软件操作方面都还不够熟悉,因而导致授课节奏把握得还不够理想。随着大家越来越熟悉这个平台,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好。”第一节课后,她及时与同学们进行了沟通,认真总结了上网课的经验。她认为,线上教学不仅需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和预案,还需要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调动起他们参与课程教学过程的积极性,避免消极被动的“看课”行为。此外,每次课最好都配有内容对应、数量适宜的作业,通过提交和批改作业督促学生们温故知新、跟上教学进度,也能帮助自己了解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
线上课程不仅对老师是挑战,对学生也同样是个不小的挑战。对大部分同学来说,家不是一个特别适合学习的地方。况且经过了这么长的假期,同学们现在需要尽快调整状态,进入学生角色。“我要求他们在了解课程大纲、教学安排和课程介绍的基础上,思考该如何学好这门课程,给自己定一个课程学习目标,列一个课程学习计划,并找出自身可能存在的困难和解决办法。这是作为下节课的‘课前作业’发布的,我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个作业把他们带入学生角色,开启学习状态。”
当被问起此次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想叮嘱同学们的话时,宋梅感慨道:“我们现在不能返校,只能隔着屏幕进行课程学习,只能线上提交作业和答疑,效果的确没有现场教学理想,困难和麻烦的确比之前多一些。但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相比,我们这点困难不值一提,我们肯定能想办法克服。我们更应该以朱光潜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来共勉。‘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凡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必须为宋老师赞一个!”宋梅第一次网上直播授课,就赢得学生的满堂喝彩。“宋梅老师讲题思路明确,看着软件中显示的课件,再根据老师的语言讲解思路,很容易便可将某个问题理解得十分透彻,为宋老师赞一个!线上学习效果和线下相比虽然略显不足,但在这个特殊时期已经是最好的选择。线上学习更是对自制力的一次考验,相信我们一定能顺利学好这门课。”海洋科学2016级1班的许洛川同学表示。
“经过一节课的体验,我觉得线上学习的效果并不差。这样的线上课程给了我很多新的体验,等将来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后,这些模式和手段仍然可以作为我们课堂教学的辅助和补充。”第一堂“理论力学”线上课结束后,海洋科学2016级1班的耿新同学在课程反馈中,写下了上述语句。(刘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