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北石油报社 - 华北石油报

用担当打造生产硬核

——采五荆丘作业区防疫生产两不误、 两过硬速写

作者:通讯员姜素珍    
2020-03-04     浏览(121)     (0)


  没厂家、没配件,发电机得不到保养,抽油机有“断顿”危险;控制柜生“病”、抽油机不能及时“救治”;防疫期间,“躺下”的油井不能快速“站”起来……不!采油五厂荆丘作业区秉持“要防疫,也要生产”的原则,春节前后共完成抢险17次,抢扶躺井1次。他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用担当打造生产硬核。
  打好配合,抽油机的“饭”不能“断顿”
  “昨天保养了束21拉油点的3台发电机,今天能完成另外3台的二级保养。”2月27日早晨,作业区主任常宏的办公室内,边零井站副站长高振胜正在汇报工作,抽油机“断顿”的危险没了。
  束21断块是新开发区块,产量占作业区的半壁江山,如果发电机发生故障,产量必将受到严重影响。原计划在元宵节前后完成发电机保养工作,可是受疫情影响厂家技术人员未能到达。截至2月20日,发电机已超保养期运行近500小时。“让厂家发配件,咱们配合。”得知有1名厂家技术人员就住在厂区,可是保养发电机最少需要3名技术人员时,常宏下达了指令:“在此期间,密切关注发电机运行状况,尽全力保障运行。”
  2月25日下午配件到位。26日,负责设备管理的陈继军运送油料,边零井站员工陈修运、王林川、薛春军在高振胜的带领下,边忙本职工作边给厂家技术人员打下手,于是有了上文的汇报。
  抢险及时,“生病”设备得到“救治”
  作为生产单位,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晋45-5井更换控制器和滚筒启抽。”2月25日22点左右,荆丘作业区荆一站党支部书记程秉艺发送的信息弹进了作业区生产群。副站长唐开文和调度员发送的有关信息也紧跟其后。
  报废井再利用的晋45-5井,投运不足一年,是荆丘油田二次开发中的一口试验井,它的各项数据直接影响下一步措施。经过一天的协调,厂家在24日晚上赶到现场,程秉艺、唐开文、大班员工真广涵、小班员工王鹏义和技术人员密切配合,经过20多小时的维修才排除了故障。
  如果说晋45-5井恰好在复工复产之际协调顺利的话,那么协调疫区的维修人员赶来排除故障,可谓难上加难。
  正月初十,束21-53井的控制柜频繁跳停,急需排除故障,而厂家所在地河间因疫情加重早已封城。生产不等人,作业区严格执行厂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的生产要求,经过协调,正月十三厂家赶到现场。
  作业区副主任雷创、负责设备协调的陈继军、边零井站站长王庆永、电工梁科立即配合。由于每个变频控制柜的型号都各不相同,常宏紧急和物资供应站联系,让陈继军和梁科把为另一口井配备的变频柜借了过来。在子夜时分,束21-53又恢复了“健康”。
  疏通道路,让躺井快点“站起来”
  2月中旬,各地防疫形势逐步向好,但是荆丘油田所在的荆丘村却仍然执行着严格的防疫措施,不允许外地车辆、施工人员进村。不巧的是,2月15日,作业区相继有两口油井因故障停抽,其中有一口井日产量接近10吨。油井多“躺”一天,产量就多一天损失。
  作业区按照防疫有关要求,向有关部门做出了“防疫措施到位、施工人员健康良好、只在生产区域施工”的保证。生产组组长艾文兵先用电话与宁晋县支油办取得联系,办理了相关进出生产区域的手续后,又在支油办的协助下,先后到油井所在地村委会和四芝兰镇等政府部门说明情况,最后到宁晋县政府协商。经过两个工作日的协调,取得了作业队伍及车辆进入生产区域的许可证。现在,不仅高产井顺利启抽,另外的两口躺井也排上了施工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