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报》

4

2019-10-30     浏览(112)     (0)

学校积极融入地方创新驱动发展,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为导向,提升科研实力,强化学科建设,加强和优化专业设置,并搭建科研平台。在科技创新方面,学校与企业合作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提供技术服务千余项,促进企业新增产值近20亿元。学校被遴选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将带动中山市高等教育水平的有效提升。





  产学研合作,积极融入地方创新驱动发展近年来,学校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为导向,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深耕细作,充分盘活学校现有资源,提亮“特色”,聚焦关键技术发展,为企业提供研发支持与创新服务,推进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创建科研平台,努力提升科研实力,成效显著。
  【学科】学校在发展中牢牢抓住学科建设的“龙头”,通过长期努力,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被评为省优势重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被评为省特色重点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被评为省重点培育学科,学科建设水平排在省内同类院校前列。以学科为龙头不断加强和优化专业设置,“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电子商务”、“英语”、“日语”、“商务英语”和“产品设计专业”等10个专业被评为省优质专业。2018年,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省高校“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软件工程”2个专业通过IEET工程教育认证。
  【科技创新】学校瞄准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积极融入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近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和社会服务项目100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00多项。2018年科研项目到账经费超过3400万元;获授权专利557件,其中发明专利84件;发表学术论文2500多篇(其中有一大批论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一批科研成果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山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平台】在国家全面实施创新驱动的大环境下,学校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强化学科特色。目前,学校已经建成了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分实验室、省市级科研平台20多个。成立了集产业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五大功能为一体的“中山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了“中山市智能技术与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至今已与百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引入企业科研项目超百项,带动企业新增产值近20亿元。
  良好的平台为科研团队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学校正逐步形成以“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为目标的创新格局,主动对接国家、省市布局的重大研究领域,围绕产业需求及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攻关。近年来,为企业及政府部门提供技术服务千余项,到校经费超亿元,合作企业包括明阳风电、大洋电机、联合光电等知名企业。近年来学校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近400项,已组建了30多个能够为中山经济社会提供有效服务的学术团队,还有一支由50多位教师组成的省市科技特派员队伍,进驻市各镇区、企业,协助解决技术难题。
  【智库】在资政建言方面,学校相继成立了“中山市经济研究院”、“中山市地方立法研究院”、“中山市制度创新研究院”、“中山市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山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等智库平台,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近年来已完成市委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相关课题研究逾百项。
  新时期提出新要求,也面临新机遇。2018年,学校被遴选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为地方引才聚才育才能力进一步增强,使学校在新的历史机遇期跃上了新的发展轨道,带动中山市高等教育水平的有效提升。
  潮起潮涌33载,砥砺奋进新时代。校城携手共进的新篇章,复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