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财经大学报》
传承家国情怀金融学院曹天姿
2019-09-15
浏览(77)
(0)
文章描述了上财学子在山东乐陵新农村调研的经历,见证了乡村经济的振兴繁荣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文章强调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及青年一代的责任和担当。
2019年7月30日,上财学子在陕西西安周至县赵代村开展乡村教育主题调查。 冯晨 摄
上财学子“青春告白祖国”启动仪式举行 李京烁 摄
新农村 新面貌首先,我想带大家跟我一起去看看山东乐陵的新农村,是什么样子。
其实,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参加千村调查。记得两年前调研的时候,我走在乡间雨后泥泞的小路上,心想要怎么把鞋上的泥洗掉。可是今天,我见到的新农村,公路村村通畅,街道宽敞明亮。乐陵的万亩枣林一望无际,还有几个月,它们就都成熟了,想象着它们变得通红的样子,我看到我们美丽的乡村就像这红火的枣林一样欣欣向荣。
而这背后支撑的是乡村经济的振兴繁荣。我们来到了杨安镇调料博物馆,当地发展调味品作为特色支柱产业,该镇被誉为“中国调味品第一镇”。一座小镇培育了213家调味品企业,有的还成功成为康师傅等知名企业的供应商。我们所调研的崔刘社区,2018年家庭平均收入超过63000元,过去五年间收入增长了80%,可以看到农户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一天比一天幸福了。
不仅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而且他们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村图书室、文化活动室普及率达到100%,图片上,堤北董村更是为孩子准备了电子琴房和画室,新农村的文化生活可谓是有声有色。
今年的调研主题是乡村教育,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就是留守儿童的教育。根据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小初高在读学生的留守比例超过39%。这么多留守孩子,在学校有人管,放了学怎么办?德州乐陵的四点半学校给了我们答案。目前,德州的四点半学校已经覆盖了14000多个家庭,孩子们放学后可以到这里集中,并且配备有辅导员统一照管,他们真正有了一个可以停留的港湾。
其实一切的变化,离不开的是基层党组织始终发挥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调研的郑店镇穆家村,实行党员星级积分制,为党员定岗定责,充分调动积极性,修公路、建小学,种苹果、共致富,年亩产值达到5000元左右。让党建工作真正服务于民,真正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扎根基层、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基层党员干部的家国情怀和磐石初心。忆往昔 知来路借助千村调查的机会,我们亲眼目睹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蓬勃发展。我们在西段乡张铁锤村,还偶遇了这样一位老人。
这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老人名叫张吉山,1926年生人,今年已经93岁。1947年,21岁的他,风华正茂,毅然入伍,成为三野炮兵团的一位战士,英勇地奋战在革命的最前线。
当我们问起老人过去的事情,老人若有所思,尽管战争的洗礼和岁月的风霜让他有些回忆不起当时的细节,但是我们看到老人回想自己的战斗经历时,眼神中仍然有熊熊的火焰在燃烧。此情此景打动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老人的不期而遇,又把我们带回到那峥嵘的岁月。看见老人,就看见了有无数的英雄战士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一定要记住,今天的和平稳定、繁荣富强,这样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样的岁月静好,都是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为我们铸就的。我想这也是学校推进千村调查2.0版的所在:不忘来路,方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能砥砺前行。走千村 写青春我们也不禁联想到,老人入伍的年纪,恰好就是和我们一样的年纪。战争年代,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上,抹下了一笔鲜红。而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又如何继承他们的担当和奉献精神,在中华民族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阶段,做出自己的贡献呢?
调研中,我们和村民亲切交谈,了解他们最真实的生活状况;我们脚踏乡间新修的公路,亲眼见证农村这些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寻找乡音民俗,记住乡愁;我们看见村民一张张纯真、质朴的笑脸,那是一种由内而外、从心底生出来的幸福。
我们意识到,要缅怀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做出牺牲的那些最可爱的人,更要珍惜大好时光,就像老人奋不顾身投入到激烈的战争当中一样,下一个70年里,我们也要把自己投入到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把自己的青春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中华民族爱国、奉献的传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