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当年的那场抗日战争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却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今天,当我们再次打开这尘封的家书,依然能读到硝烟和苦难、读到思念和牵挂,更能读到以死殉国的毅然决然。
左权将军是共和国早早陨落的将星、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他把生命过早地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谱写了自己辉煌的革命生涯却很少谈及自己。所幸,它为后人留下了一摞鲜活生动的家书。烽火岁月中,他辗转战场,给母亲、妻子写去一封封朴素而深情的家书,记载了一个儿子、丈夫和父亲,对家庭的眷恋,对未来的憧憬,以及誓死奔赴国难的决心。
1940年8月,八路军指挥部动员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左权作为主要指挥官投入战斗之中,但此时左权将军的女儿太北仅几个月大,这个刚毅的军事指挥员在家书中一变而为慈父,字里行间凝结着对女儿冷暖关爱的骨肉亲情。
“前托郭述申同志带给你的一包东西;有几件衣服,几张花布,一封信,听说过封锁线时都丢掉了。可惜那几张布还不坏,也还好看,想着你替小太北做成衣服后满可给小家伙漂亮一下,都丢掉了,这怪不得做爸爸的只是小家伙运气太不好了。有时,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儿玩儿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到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儿的话真痛快极了。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廿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
翻开左权将军生前留下的照片,差不多每张都特别严肃,唯有抱着女儿时,笑得很灿烂。1941年9月24日,左权在给妻子的家书中写道:
“能够听到太北叫爸爸妈妈的亲恳声音,能够牵着她走走,抱着她玩玩,闹着她笑,打着她哭一哭,真是太快乐了。可是我的最亲爱的人恰在千里之外,空想一顿以后,只得把相片摆出来一一的望着。”
这是左权将军写给自己亲密伴侣刘志兰的第九份家书。1942 年 5 月 22 日,就在写完这封信后的三天后,左权将军在掩护八路军总部突围日军的扫荡时,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年仅 37 岁。那一年,再过五天,就是他的女儿小太北两岁的生日。这封信、直到1982年,左权将军牺牲四十周年时,女儿左太北才第一次读到,当时已过不惑之年的左太北,哭得像个孩子。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左权将军选择了义无反顾、选择了血洒战场。重读这些家书,写信的左权似乎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他格外想念妻子,惦念女儿的一切。但民族之事,国家之事,大于天。
祖国受侵略,母亲受凌辱,人民身陷水生火热的抗战年代,爱国人士抛妻弃子,远离家乡,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把一腔热血、青春无悔熔铸成永远的丰碑。他们用生命为刃,以鲜血染戟。我们透过家书看到的顽强不息的民族之魂,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魂,带着历史的气息,燃烧在每个华夏儿女的心间,永不熄灭,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