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北石油报社 - 华北石油报

“第三只眼”专栏

看得见与看不见

——第三只眼里的破窗效应 (下)

作者:金海龙    
2019-11-24     浏览(130)     (0)

文章讲述了破窗效应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影响,指出“凤爪女”事件如破窗效应一般会导致不良社会风气蔓延,如不及时纠正会有更多人效仿,个人行为也需要及时修复维护。


“破窗效应” 无处不在。更何况, 上海 “凤爪女” 不是初犯。据网络搜索, 2016年, 一个女子曾在上海地铁车厢内狂啃鸡爪并乱吐残渣, 由此得 “凤爪女” 之名。前有车后有辙, 看来她与 “破窗效应” 缘分不浅。

坏的开始如果不制止, 只能是越来越坏。其实, 如果认为整治 “凤爪女” 仅仅是针对某一个人的话, 那是有失偏颇的。

对社会而言, “凤爪女” 现象几乎比比皆是, 他或她无疑都是被打破的第一扇窗, 如果不施以重拳, 随之而来的就是世风的日下。就像企业内的工作场所, 如果一个人的违章操作不被及时纠正, 就会有无数个违章操作紧随其后, 也就会有无数场事故接踵而至。

对个人而言, 如果这位 “凤爪女” 今天被放纵, 那下一次的为所欲为就可能发生在机场、 机舱, 甚至复制到国外, 要是那样的话, 她得到的就肯定不是行政拘留这么轻微的 “奖赏” 了。君不见, 去年有一个中国大妈在美国受了一点儿委屈, 就跑到大街上大哭大闹, 结果怎么样?被人家警方以扰乱社会治安罪而投入了监狱。

破窗, 破的是自己那潘多拉的匣子之窗。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杨修, 出身名门, 祖先杨喜在汉高祖时被封为赤泉侯。此后, 一直到其父, 连续四代都位列 “三公” 。他本人也不含糊, 年纪轻轻就被曹操封为主簿。但在公元219年, 却因一些小事被曹操斩杀, 时年仅44岁。

为何?皆因破窗之过。一次, 曹操造了一所花园。竣工时, 曹操去观看, 临走在园门上写了一个 “活” 字。杨修看后下令把门拆了重建。众人不解, 杨修说: “门添活字不是阔吗?丞相嫌园门修得太大了。 ” 完工后, 曹操再次查看, 很是欢喜, 便问其究竟, 知是杨修所为, 心中不免生出几分嫉妒。

不久, 塞北进贡曹操一盒酥。曹操提笔在盒子上写了 “一合酥” 三个字便放在了案头。杨修见了, 竟然取勺子和大家将酥分着吃了, 曹操见状问其原因, 杨修答: “盒子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 我们怎敢违背丞相的命令呢? ” 曹操听后虽然嬉笑, 但心中却不由生出厌恶之情。

无疑, 这两件事充分彰显了杨修的聪慧,这是看得见的; 但也充分暴露了他的虚荣和卖弄, 这是看不见的。如果事情到此止步, 杨修顶多就是历史上一个爱耍小聪明的文人骚客而已。

但可惜, 自己打破的窗户没有人来帮你修补。

当关键的节点来临之时, 其余的窗户都立刻变得脆弱不堪起来。

原来, 曹操生性多疑, 时刻提防有人谋害自己, 就常对侍卫讲: “我梦中好杀人, 凡是我睡着的时候, 你们切勿靠近。 ” 有一天, 曹操在睡觉中被子滑落了, 一名侍卫立即上前为他覆盖, 不料突然被曹操挥刀砍杀, 随后曹操又在床上继续酣睡。睡醒后, 曹操十分惊讶, 痛哭流涕, 命人厚葬。人们见状非常感动, 可这时杨修却说话了: “不是丞相在梦中, 而是你们在梦中呀! ”

结局似乎不可逆转了。曹操与马超对峙多时, 久战不下, 欲想罢兵又怕被人耻笑。正犹豫间, 夏侯惇进账请示当夜口令, 曹操看一看面前汤碗中的鸡肋, 便随口说: “鸡肋。 ” 夜半时, 曹操出营巡视, 见营内士兵都在打点行装, 大惊。问其缘由, 夏侯惇回复:“杨修主簿说这是您的意思。 ” 曹操急唤杨修, 杨修不紧不慢地回答: “鸡肋, 吃起来没肉, 丢了又可惜。如今进兵不能取胜, 退兵又让人耻笑, 在这里又没有益处, 还不如早日班师回朝, 这不正是您的旨意吗? ” 听到这些, 曹操大怒: “你怎敢乱我军心?来人, 推出去斩了。 ”

杨修之死, 死在破窗。自作聪明, 哗众取宠, 这是看得见的破窗; 嫉贤妒能, 挑战权威,这是看不见的破窗。二者的放任与叠加, 就算杨修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人啊, 你的第一扇窗户千万要维护好, 尽量不破; 如果一旦被破, 就应该马上修补。这才是历史给我们的真正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