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南大学 - 《河南大学报》

过往的铁塔湖

作者:□陈欣然李嘉怡    
2019-11-10     浏览(977)     (0)





  从东门走进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右手边与“三观园”相映的湖泊便是铁塔湖:河南大学与铁塔公园相接之处。湖边绿地平铺,回廊曲折;湖中视野开阔,往北遥望铁塔,在东倚靠城墙;湖心小岛独峙,波光含翠,是一处风景独好的所在。徜徉湖边,时时可见读书的学子、散步的老人,湖畔的风不分你我地拂过行人的脸,一如过往的六十年。
  铁塔湖曾经也称“东湖”,它并非是天然形成的湖泊,而是河南大学的师生靠铁锹,一锹一筐地挖出来的。在形成湖泊之前,这一处是一片坑洼地,而开封东湖的命名,似乎正有将荒草丛生的洼地建成能与杭州西湖媲美的风景之意。挖湖是在1960年,当时的河南大学尚称开封师范学院。彼时全国上下正处于“大跃进”的高潮时期,河南大学接管铁塔公园后,学校的师生们抱着“人定胜天”的坚定信念,历经“开挖东湖誓师大会”的动员,在尚寒的东风中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挖湖行动。师生们穿着棉衣棉裤浸泡在泥水里,采用各种方法挖土、运输,仅用四天四夜便完成了浩大的挖湖工程。我校的吴雪莉教授当时也是劳动大军中的一员,她说师生们骄傲地将挖出的铁塔湖称为发射的“卫星”。这次行动在校园建设之历史上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秀丽的湖景自此定下基调,而师生们废寝忘食艰苦奋斗的风采也深深地镌进了这一方风光之中。
  除了可贵的奋斗与奉献精神,铁塔湖还与文学息息相关。80年代,是文学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兴盛的时代。1984年,由当时中文系的王文科(现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高金光、冯团彬等人发起,名为“铁塔”的文学社团在铁塔湖畔成立。文学社的社刊也在同年创办,刊名便称《铁塔湖》,著名的书法家陈天然为社刊题字。社团秉持着团结文友、扶掖新人的原则,迎合着文学发展的浪潮,在铁塔湖畔的摇篮里茁壮成长起来。年轻的文学爱好者们为热爱不断地燃烧热情,正如赵青勃为铁塔文学社的赠诗《塔与湖》中所写:“象湖一样拥抱着大地,象塔一样屹立在蓝空,象湖一样照亮世界,象塔一样把未来支撑……”1999年之后,《铁塔湖》由杂志变为报刊,至今发行了64期,一直承担着展现社员、校友文学风采和交流文学的功能。
  如今的铁塔湖畔,绿草如茵,廊腰缦回,又因背靠琴房楼,丝竹管弦声日日夜夜不绝于耳;夜幕降临时,游泳馆昏黄的灯光打在湖面上,宛若繁星点点,流光溢彩,华美非常。
  六十年来,一代代铁塔学子从此出发,扬帆远航,但他们无法忘却的,是湖畔的呢喃低语,是回廊的朗朗书声,是老城墙前的荒杂树影,是汴梁伴随着铁塔风铃、拂过湖面的湿润微风,这风藏在他们心中,很多年。
  (文学院2017级学生、国际教育学院2018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