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成都大学 - 《成都大学报》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希姆·弗兰克教授受聘为我校荣誉教授

2019-10-31     浏览(132)     (0)

本报讯  10月23日,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希姆·弗兰克教授受邀到访成大,并受聘为我校荣誉教授。党委书记毛洪涛在会见厅会见了阿希姆·弗兰克教授,并与师生代表共同聆听讲座。

毛洪涛热情欢迎弗兰克教授,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成都是目前中国蓬勃发展的新一线城市,成都大学是成都市唯一一所市属本科院校,在成都市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学校取得快速发展。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落户学校,这对于学校国际化发展将是难得的契机。因阿希姆教授出生和求学在德国,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在美国,毛洪涛向弗兰克教授介绍了成大和德国克劳施塔尔工业大学、波恩大学、哥廷根大学以及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等高校开展的长期的合作项目,以及药学生物工程学院、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相关情况,希望今后在博士生培养、国际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阿希姆·弗兰克教授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这是他第一次来成都,但很早就听过成都的美名,很高兴能来到成都、来到成都大学。

会见后,阿希姆·弗兰克教授在图书馆报告厅作题为“单粒子冷冻电镜—生物分子在其自然状态的可视化”的学术讲座。阿希姆?弗兰克从蝴蝶的翅膀开始讲起,举例说明当用显微镜不同放大倍数放大一个生物体的某一部分时,我们能够看到器官、组织、细胞等越来越清晰的生物结构。

他用一张张电子显微镜拍摄的冷冻状态生物大分子照片综合起来,生成一个三维结构,详细讲解了核糖体的转录及翻译过程,以及运用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储存、观察、研究的过程,冷冻电镜技术从理论基础,技术原理,现实应用,研究过程等方面延伸开来,多维度地展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现场交流环节,师生针对人工智能、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运用等踊跃提问。阿希姆·弗兰克教授耐心地一一回答。

(文/蔡业新 黄宝 黄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