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林业大学 - 《南京林业大学报》

用汗水诠释真情
———歌表演《生死不离》幕后故事

2009-10-20     浏览(317)     (0)

该文介绍了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新生们在庆祝共和国六十华诞大型诗歌朗诵演唱会上联合演出歌表演《生死不离》的情景。新生们苦练排练,全情投入,表现出对祖国、子弟兵和灾区群众的深情厚意,在校园内产生强烈反响。


在我校庆祝共和国六十华诞《青春走过60年》大型诗歌朗诵演唱会上,水杉剧社的演员和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4位大一新生联合演出了歌表演《生死不离》。
《生死不离》真实地再现了“5.12”汶川大地震的惨烈情景:山崩地裂,日月无光,满目废墟。灾民失去家园,母亲失去爱子,热恋的情人阴阳两隔……“铁军”来了!战士们把生死置之度外,历经艰辛营救被困群众……一组组雕塑,将这个撼天动地的场景凝固在瞬间。此刻,音乐响起:“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天裂了,去缝起,手拉着手,生死不离……”动人心弦的歌声在大厅里回荡。
看了这个节目,每位观众的心受到强烈的震撼。感情的闸门打开了,许多人的眼里闪着泪光。江苏演艺集团负责灯光音响的曹老师感慨地说:“专业演员演这类节目,更多的是用技巧,而学生们的演出动了真情。”
许多人不知道,为了演好《生死不离》,水杉剧社和信息院的同学们苦练了整整两个星期,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留下了一串串感人至深的故事。
看电视解决了“笑场”问题
信息院的大一新生都是学理科的,缺少“艺术细胞”。在排练《生死不离》之前,导演老师组织他们观看水杉剧社演员们的示范排练。有的同学觉得挺好玩的,忍不住笑起来,一个影响一个,结果笑得节目难以排下去。
针对“笑场”现象,导演老师认为,要排好节目,首要的是解决演员的感情问题。他决定暂停排练,安排新生们观看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汶川地震纪录片《人民至上》和反映信息院学生、济南军区“铁军”战士蒋守龙在汶川抗震救灾事迹的电视片《废墟上的青春之歌》。震撼人心的灾情,“铁军”战士营救群众的英勇壮举,使大家受到深刻的教育,许多同学泪流满面。他们舒展的眉头紧锁了,脸上嬉笑的神情变得凝重深沉了。在以后的排练中,“笑场”现象再也没有发生。
初秋夜热汗洒在排练场
排练节目正值新生们紧张艰苦的军训时期。他们每天清晨六点开始训练, 走队列,练正步,一天下来累得不想动。晚上九点,同学们又开始排练节目,直到十点多钟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扮演“铁军”战士的同学更是辛苦,他们上场后又蹦又跑,运动量很大,没跑几圈衣服就被汗水湿透了。尽管很苦很累,可谁也没有怨言,一到排练场,个个生龙活虎,劲头十足。排练中摆造型时,有的同学需要双膝跪下。导演要求下跪动作干脆利索,而且要把身体的重心落在膝盖上。他们一次次下跪,由于动作较猛,双膝肿了、破了,疼痛难忍,都咬紧牙坚持着。院学生会文化部副部长、红十字会会长丁慧姝见此情景,及时送来两袋绷带和棉垫,给需要下跪的同学把双膝包上。
同学们到了排练场,就像来到抗震救灾的战场,神情凝重,全身心投入。不少新生家在外地,父母经常晚上打电话来询问学习和生活情况。为了不干扰排练,这些同学把手机调到振动。有时,裤子口袋里的手机振动起来,他们明知道是父母来电话了,可谁也不接,直到排练结束后,才回电话向父母说明情况。田野同学笑道:“几天下来,我们都快变得神经质了,有时明明没有电话,可老觉得裤子里面的手机在振动。”
同学们白天军训,晚上排练节目,非常辛苦,信息院领导牵挂在心。一天晚上10点多钟,排练结束后,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安珍带着院团委书记陶文娟和辅导员潘卿把夜宵送到排练场,所有演员每人一份。捧着牛奶和面包,同学们感受着院领导的深情关怀。
旗手“下岗”心留在舞台
诗歌朗诵演唱会原定在露天举行,后因故改在教五楼报告厅演出。由于演出规模缩小,信息院100名演员压缩到24人。张晨光、徐伟原担任旗手,在人员精简中“下岗”了。可是他们依然热情关注排练的情况。同宿舍有3名同学参加演出,他俩几乎天天来到现场陪练。晚上回到宿舍后,向参加演出的同学谈自己的感受。
曹杨伟扮演“铁军”战士,因感冒发烧,只得带着遗憾的心情告别排练场。在后来的几天里,他人在别处,心却留在排练现场,多次给同学发短信了解排练情况。9月28日正式演出那天,小曹正好病愈,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晚上来到报告厅为同学们成功的演出鼓掌喝彩。
水杉剧社演员的特殊情怀
水杉剧社有些同学今年考研,正在抓紧时间复习迎考。他们把庆祝祖国六十华诞的演出视为一项特殊的任务,放下课本,满腔热情地投入排练。顾训荣、张绍博、郭明慧听说排演《生死不离》,主动要求参加,这些老社员不仅认真严格地演好自己的角色,还耐心帮助新同学纠正动作。薛策本来没有演出任务,已经买好9月28日返家的火车票,得知一位同学生病不能参加演出,他主动要求顶上去排练。演出那天,已经找到工作的刘妍妍、陈美娟特意向单位领导请了假,赶到演出现场帮助演员化妆,参加演出。
排练场上苦练功,情到深处方显真。水杉剧社演员和信息院大一新生们怀着对祖国,对子弟兵,对灾区群众深情排练演出的《生死不离》真实感人,在校园内产生强烈的反响,那些喜爱文艺的新生们更是激动不已。演出结束的当天晚上,剧社两位负责人就接到数十条新生发给的短信,迫切要求报名加入剧社。
(袁路沿 冒燕妮 于增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