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贵州师范大学 - 《贵州师范大学报》

“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 “新作为”

作者:○ 余 阳    
2019-09-23     (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报告同时提出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背景下,在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四个伟大”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贯穿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征程中,向全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使命新希望。要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四个伟大”展现新作为,树立新形象,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焕发新活力,激发广大青年学子为中国梦矢志奋斗的新能量。
  一、增强政治意识,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取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伟大斗争”的胜利新的时代新的形势,高校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
  首先,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反映在教育上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这促使我国需要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努力步伐。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要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中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围绕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流方向“双一流”建设目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满足高等教育的改革需求。其次,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必须牢牢抓住广大学生群体这一思政工作对象。随着“95后”高校主力军的日渐式微,“00后”开始进入高校。他们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成长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多元文化的碰撞与开放包容的心态使之无论从思想意识还是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思想政治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以下问题,一是要迅速并准确的把握新对象的思想意识形态和规律,二是要针对这些规律开展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三是要勇于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挑战。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主要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形式和制造舆论等主要方式抢夺意识形态阵地。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正面迎接,勇于挑战,抓牢阵地,努力把高校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
  二、健全平台机制,夯实工作队伍建设,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伟大工程”
  建设立德树人“伟大工程”,必须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各部门、各战线协同工作机制,思想政治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工战线、群团组织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建设,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团学工作平台等,形成相互呼应、全面立体的教育合力。健全各种配套机制,增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经费、师资投入,完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支持、创造条件,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施依靠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精神,要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引领时代、作风优良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坚持不懈的进行理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做“四个坚持不懈”的践行者;要持之以恒的勇于实践、提炼思政工作本领,做“四个正确认识”的引导者;要创新思路开拓进取、发挥思政育人作用,做“四个意识”的培育者。
  三、创新方式方法,推进供给侧改革,书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伟大事业”新篇章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大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特点,把握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明确思政教育要求和内容,创新方式方法,推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找准改革实施的路径和方法,设计符合新时代新目标新要求的形式和载体,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需求。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价值引领是其根本所在。要以大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接地气的语言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途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因事而化要求把准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回应学生思想关切,帮助学生解疑释惑,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因时而进要求关注时代发展、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要求,捕捉思想政治工作时机应时而动、顺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求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掌握学生发展的新常态,积极主动、开拓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者携手齐心才能开创“伟大事业”的美好未来。
  四、培育“工匠精神”,敢于责任担当,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想价值的“伟大梦想”
  只有德艺双馨的人能称为工匠,工匠不仅要具备积极主动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严谨精神和全心投入的奉献精神,还要具备崇高的爱国爱民情怀。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这种精神正是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运用并传承的,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契机。“工匠精神”有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专业化;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有利于铸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传播思想、塑造灵魂的工作。“立德树人、铸魂育人”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耐得住性子、守得住初心,勇于责任担当,甘于无私奉献。以“使命、担当、本领”,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不负青春韶华,不负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的职责和使命。梦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砥砺奋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伟大梦想”价值追求就是守候那一朵朵理想信念之花的绽放,引领那一只只梦想之帆的起航。
  (本文获学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征文活动优秀奖)
  (作者系我校学工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