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报
善于实践,勇于担当
是当代大学生的使命
作者:赵泽宇 ■
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与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联合义务承担玉树称多县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经验,改善灾区现状。
受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和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联合义务承担玉树称多县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秉承我校“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精神,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组建了相关课题组。课题组一行十人已于5月20日奔赴灾区。
在课题组内,除了教授和研究生,还出现了本科生的身影,这昭示了大学生作为社会先锋群体,在灾难面前不仅仅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尽一己之力,也可以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对大学生的普遍期许在于积淀文化底蕴,积累专业知识,此所谓厚积薄发。而大学生在民众眼中的印象又是知识分子群体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理应在科学应对各种难题的时候出谋划策,有所作为。这就造成了一种角色冲突,大学生的自身角色期许呈现一种不明确的模糊状态,不知道自己在当今社会的地位是怎样的,是仅仅占有一定社会资源而无所作为的大孩子,还是可以利用各自专业知识解决一定实际问题的决策人呢?
事实上,以上两种身份都不能很好地形容现代大学生的角色。大学生不应该单纯的埋头于书海,坐而论道,而应该更多的参与社会建设,丰富实践。书本上,包括专业课所习得的理论可谓是“灰色”的“理论之树”常青需要实践的浇灌,包括一些舶来品的知识本土化程度有限,这需要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研究。知识是需要承前启后的,倘若仅仅继承前人理论思想,照本宣科,脱离实际,我们所有的知识体系都将无法实现知识的价值。我们更需要的是秉承着虔诚的求学态度和诚挚的奉献精神,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造福社会。
尽管能力有限,尽管难以做到尽善尽美,但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已然人尽其才,可以为当前的问题的处理提供可参照的理论依据,为日后更为复杂的问题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和理论应用方法。
玉树地震牵动所有国人的心,我们为死者悲伤,为生者祈福。当我们擦拭掉眼泪,面对现实的时候,没有什么比改善灾区的现状更为切实与重要。身为大学生,身为社会未来的希望,我们应该从沉默与哀思中醒来,响应社会的召唤,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