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飞行学院报》

雏鹰是如何练就的

——浅析飞行训练初始阶段飞行员作风培养

2019-02-28     浏览(219)     (0)

飞行学员作风建设是飞行训练的关键,需要严把生源关、抓好初始阶段作风养成、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改进管理手段、加强思想作风教育、树立典型和弘扬正能量。同时,发挥学校管理的特色,在细节上下功夫,建立健全作风方面的制度,发挥作风的威慑力,建立与用人单位的联动机制。

  摘要:优良和严谨的飞行作风对保证飞行安全尤为重要,我们只有通过严把生源关、严格新生入校教育,抓住飞行训练初始阶段作风养成,充分发挥学校特色管理等方面,综合施策,才能练就飞飞行学员过硬的作风,为民航业持续安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飞行作风初始训练阶段学校管理

一、新时代飞行学员作风建设面临的形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一种行为习惯都是不与生具有,而且他的养成也不能一蹴而就。对于飞行员作风的培养更是如此,飞行训练的初始阶段是飞行员所有专业技能及行业意识、飞行作风养成的关键阶段,他的作用就尤为重要。飞行学院作为一个专门培养飞行员的专业院校,飞行员培训就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样,学生流动性大,更新快。且面对的学员年龄小、思想单纯、逆反心较强。但有缺点就有优势: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是年轻人的特点。所以抓好飞行训练初始阶段的作风培养、习惯养成就尤为重要。
  在2018年2月份民航局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上冯正霖局长讲话中也对当前民航飞行员作风建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指出了加强飞行员作风培养与建设的重要性。之后民航局也开展了系列作风建设讲座,李建副局长在4月的讲座会上也对近期民航部门发生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都剑指一处,那就是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归根结底都是作风不好。作为一名长期在飞行训练一线工作的教师,我们曾经也在感叹现在的学生技术方面比以前好了,但是也不好带了,不听话了;当我在飞行大队工作的时候我经常给教员们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讲“集体主义思想”,讲“奉献精神”都被当成“另类”;曾经我们去检查学生寝室的时候学生说“这是他们的私人空间,大队没有权利干涉”,学生“偷梁换柱”,偷换了概念,首先就把他们自己的地位搞错了,没有弄清楚他们还是学生。其次他们没有弄明白飞行学院是一所特殊的大学、飞行员是一支特殊的队伍、培养的是有特色的人才。但这些现象都说明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后,我们的教育没有跟上,我们的管理或多或少也有所放松,标准有所降低。并不是我们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而是后来的人没有继承特殊行业优良的传统。党的十八大以后,全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不敢扶摔倒的路人、大街上碰瓷等社会不良现象正在消失。影响我们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不良风气也在逐步改善。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当代民航精神成为指导我们行动的指南。我们要以此为契机,重新拾起已经丢失和被遗忘的优良作风,抓好飞行训练阶段的飞行员作风建设。

  二、理论学习阶段是飞行学员作风教育的重要阶段

  优良和严谨的飞行作风对保证飞行安全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在训练的初始阶段培养出符合要求的有良好作风的飞行学员呢?
  首先要保证生源的质量。过去的飞行员选拔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和把关,从根源上保证了飞行员队伍的质量。但是随着民航的发展,对飞行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本世纪初开始,飞行学院招生数量一年比一年多,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方式来选拔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在生源上不可能只选“根正苗红”的学员了,只要身体符合标准,其他方面就相应的有所放宽。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不好管理,专业理论水平下滑,纪律法规等观念淡漠;其次要把好初始训练阶段的初始段,即学生入学后的初始阶段。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压力较大,都有到了大学就可以轻松的想法。所以我们在学员入学后的第一课就要做好教育,发挥好军训的作用抓好准军事化管理的第一课,让学生适应学院对飞行员的管理方式。在学习上要让学生明确飞行员的要求,把学生有蒙混过关的想法扼杀在摇篮之中。曾经有学生说:当大学生加上“飞行”两个字后怎么就那么“苦逼”呢?学生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关键是作为管理者怎样去引导和教育,如果第一课就没抓住,一旦养成了习惯,那以后就再改就要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第三就是要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改进管理手段。以前学生量少时的管理方式就不适应现在的形势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没有充分利用,就像冯局长在讲话中说的那样,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广泛应用微信、钉钉、QQ等即时通讯软件,利用微信“朋友圈”关注飞行学员的一些思想动态,积极探索现代管理手段。
  第四应加强飞行学员的思想作风教育。要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如果我们培养出的飞行学员在道德观念,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集体主义,在奉献上与其他普通人一样,那就说明我们的训练工作即使不能说是失败,也至少是不全面的。如果飞行学员在思想上没有法纪观念,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不遵章守纪。我们可以想象,当这样的飞行员进入航空公司以后会是什么样,能不折不扣的执行公司的规章和要求吗?能严格按手册飞行吗?答案当然是不能。
  第五树立典型和弘扬正能量。在飞行队伍中从一开始就应对那些有严谨的飞行作风和良好的飞行品质,长期保证飞行安全的飞行员进行大力宣扬,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如飞行学院的徐建民总飞行师,他把一生都无私的奉献给中国民航事业,为了飞行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在日常训练和管理中对表现好的进行表扬和鼓励,不能让勤勤恳恳做事的被嘲笑、不能让遵章守纪的被愚弄、更不能让不良风气进入到校园尤其是飞行队伍中。

  三、飞行训练阶段的作风养成是飞行员作风培养的关键

  飞行学员作风培养还有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那就是飞行训练阶段。所以我们不能忽视飞行教师队伍的后续培养和管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既是对教师地位的肯定也是对教师的素质提出的要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说一个人品行的重要性。飞行教师作为飞行学员第一个接触飞行的“引路人”,对他们的要求就要更高。曾经有人说:一个好的飞行员不一定是合格的飞行教员。就充分体现了飞行教员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传统的九字经“帮思想、教技术、带作风”就说明一个飞行教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飞行品质和严谨的飞行作风。所以,飞行学院作为培养飞行员的摇篮,我们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出有良好品质飞行员的基石。对于飞行教师,除了要在飞行技术上要求更高之外,还应在日常管理上更加严格,在政治思想上要求更高,在理论水平和知识面上更丰富。也就应进一步加强飞行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训,不能只讲飞行量,更不能让飞行任务占据所有的时间,要让他们有提高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还要加大相应的投入,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

  四、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特色,在细节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飞行学院培养飞行员作风的效率。

  一是抓准军事化管理,做到令行禁止。准军事化毕竟不是军事化,在尺度和标准的把握和建立上都必须跟上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
  二是抓行为规范的教育。利用好集中住宿、统一管理的条件强化学生对日常行为规范遵守的意识,充分利用在校的几年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员明白飞行与其他职业的区别,树立底线意识、红线思维。从集合站队是否及时,到队列行走这些细节方面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对严格管理习以为常。因为飞行作风并不只是在飞行中才能培养。
  三是建立健全作风方面的制度。作风好坏没有文字化的评判标准。评判飞行员作风好坏的标准目前还停留在主观层面上,但客观层面的标准更重要。如内务卫生、仪容仪表等体现个人素质方面的评价,飞行中检查单是否按要求执行、因为自身学习态度原因导致的阶段检查、实践考试不通过都可以成为评判学生作风好坏的依据。在书面文字化的同时制定出不遵守该怎样处罚。只有有了统一的标准在操作上才有可执行性。
  四是发挥作风的威慑力,建立与用人单位的联动机制,让作风成为用人单位评判飞行学员好坏的重要标准。任何一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如果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在执行起来都会显得苍白无力。要让学生清楚的知道他在当学生期间的行为习惯和作风评判会影响他一辈子。对于那些作风被评为不合格的学生,航空公司是不会接收的,毕业即是失业,他的飞行职业生涯也就到此结束。目标就是让他们有压力,不是做好做坏都一样,那样才能真正体现作风的重要性。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飞行员培训院校面对的是流动的学生,新的学员一批接一批,只有把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坚定信念、不忘初心才能在飞行训练作风建设方面精准发力,培养出更多合格、具有优良飞行作风、具有当代民航精神的新时代飞行员。
  □遂宁分院 周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