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报》

用好藿香正气水

作者:□陈玉状    
2019-05-31     浏览(250)     (0)


  藿香正气水,是很多家庭夏季的常备非处方药。炎热酷暑,如果不慎多食生冷油腻的食物,而出现了腹痛肠鸣、大便水泻而无脓血或有恶心、呕吐、发烧等症状,喝1支藿香正气水,可使腹中温暖、疼痛缓解,每日口服3次,1-2天症状便可好转,这可谓是“小秘方”。那究竟藿香正气水在生活中该如何正确应用呢?
  1.组成与适应症
溯源祖方,藿香正气方剂最早出现在公元1151年,源自于宋朝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什么叫“藿香正气”呢?因为此方中以藿香为君药,其功效能纠正“不正之气”。所谓“不正之气”,主要是指由于饮食生冷、油腻等食物或腹部受寒后导致脾胃功能紊乱,发生呕吐腹泻。此方是由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厚朴、炙甘草等组成的。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适用于夏季贪凉饮冷,或暑湿偏盛所导致的病证,如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现代也常用于治疗夏季腹泻、胃肠型感冒、空调综合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症,均有一定的疗效。
  2.如何选择不同剂型
在宋代多将其制成散剂服用,于是称为“藿香正气散”,在服用时需要加生姜3片,大枣1枚同煎后才能服用。为了解决服用不便的缺陷,后来随着中成药制剂技术的发展,经过改良剂型,渐渐出现了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软胶囊等多种剂型,其不同制剂在选择时也有讲究。藿香正气水工艺成本低,是最物美价廉的一种,但并非人人适用。藿香正气水在制作时是将十味中药用40-50%乙醇做溶剂静置、过滤、灌装,藿香正气水中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也就是酒精,因此对于有酒精禁忌的职业,尤其是开车上路的司机、飞行员等不宜服用,其次,儿童、孕妇以及酒精过敏或不喜酒味者需慎用。这时可以选择不含酒精的藿香正气液,口感相对较好,其剂型及服用方法与藿香正气水相同。其次,还有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软胶囊,这类丸剂、胶囊吸收较慢,但药效持久,服用量相对较大,多用于成人。优点是服用方便,便于携带,坐飞机时无需托运。
  3.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具体应用时,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初次用药时,可适当加大用量;有发热的感冒患者服药后可再喝热水来帮助发汗;用药期间还需少食或清淡饮食,忌食甜食及生冷油腻食物等,以防病情反复。当然,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应该去找专业的医生看看。
  4.使用中存在的误区
有许多朋友在夏季出现中暑症状,也喜欢用藿香正气水,这是极大的误会。中暑是因为暑热内侵,临床以高热、大量汗出、疲倦乏力为主要表现,严重的可能出现虚脱,治疗应当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而藿香正气类药物属于辛温型制剂,其中藿香、苍术、陈皮、白芷、大腹皮、半夏等药物多性温而平,并不适合治疗中暑。如果出现了中暑症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最好帮中暑者解开衣扣,让其平卧休息,并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如果中暑者出现虚脱甚至昏迷时,应尽快拨打120,及时送医院治疗。
  指导老师:山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主任医师 丁元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