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齐鲁工业大学 - 《齐鲁工大报》

乡土与中国
———读《乡土中国》

作者:外国语学院 王华清    
2019-05-16     浏览(137)     (0)

《乡土中国》是一本影响深远的书,作者费孝通通过实地调查,深入了解农村生活,并指出乡土中国就是传统中国。他认为乡下人土气并不代表愚,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学习。这本书语言幽默,内容丰富易懂,适合在闲暇时品读。





  《乡土中国》写于1938年,出版于1947年,虽然已有72年的时间,但是这本书仍在再版,说明这本书的影响力非同小可。费孝通先生最初的创作初衷只是希望这本书作为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乡村社会学课程的讲义,因为当时国内并没有现成的教材,同时费先生希望与同学一起探索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而乡村社会又是一块全新的领域,所以自然收到了费先生的青睐。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化国家,所以中国农村是什么样的,中国就是什么样的。费先生多次前往各地农村实地调查,只为观察最真实的人民生活情况。
  费孝通先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我看到本书标题之后,产生了一个疑问:乡土中国是什么样的中国?看完书之后,我的回答是:乡土中国就是传统中国。费先生对中国的一些现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比如:很多人觉得乡下人土气,瞧不起乡下人,费先生却觉得这个土字用得很好,他认为土代表泥土,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因为他们要靠种地谋生。“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费先生如是说。
  而且很多人觉得乡下人“愚”,因为他们不识字,也不知道要躲避汽车。而费先生认为,不识字并不代表“愚”,智力不足才是“愚”,乡下人是因为没有机会学习而不识字,不是学不会识字。就好比乡下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而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教授的孩子识字多并不是因为智力多高,而是因为他们在易于识字的环境里生活;同理,乡下的孩子擅长捉蚂蚱也不是因为眼力过人,而是因为他们习惯在田野里奔跑,所以便于分辨草和蚂蚱的颜色。这些区别只与环境有关,与智力无关。
  费先生还对中国式的婚姻、人情、政治、血缘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费先生用词准确,文风幽默,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手不释卷,这就是智慧的魅力。这本经典至极的书只有七万两千字,块头小巧,内容丰富易懂,虽然其中有一小部分涉及到了社会学的专业知识,但并不影响阅读,适合在闲暇时品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