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茉莉书屋的记忆

作者:历史文化学院刘凤君    
2019-04-24     浏览(294)     (0)

在茉莉书屋为女儿过生日



  上午十点,阳光透过凉台大玻璃窗,洒在杯盏有点凌乱的茶几上。这个时间,正是我和夫人苏玉玲对坐喝茶的时间。茶几旁摆放着一盆小罗汉松和一盆茉莉花,可能是室内温度高的缘故,前几天茉莉花竟然在不应该开花的季节怒放了。
  我们坐下喝茶,夫人挪近花前,对着茉莉花低头品闻,看一会,摸一会,花香人醉。夫人这两天经常这样,蹲在盆前观花,虔诚得像在拜佛,真是‘拈花世界清,人净花为佛’。她边看边唠叨:“花树虽比二、三十年前的茉莉小了点,花还是那么香啊。”夫人一语,惊醒了我,我回想起上世纪我家茉莉书屋的那段时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家养了一盆大茉莉花。当时我们住山东大学新校内五号楼四层。五号楼是东西大通楼,俗称“筒子楼”,第四层的西半部住着九户人家,其中有历史系祝明教授和经济系霁朝雪教授家、中文系杨端志教授和历史系周晓瑜教授家、化学系徐桂英教授家、经济系刘翠萍教授家等。四层的两头,各有一个大凉台,在春、夏、秋三季,邻居们都把自己家里的迎春花、君子兰、海棠和各品种的兰草搬到了大凉台上,我的茉莉花也在其中。凉台上天天几乎都有花儿怒放,绿肥红瘦,名副其实的一个美丽花园。
  缤纷花开,要推花魁,唯数我家茉莉花。每天下午5时左右,茉莉花树就会准时盛开,一天甚至开到三五百朵,花香满楼,至第二天清晨幽香不散,赢得了大家的不绝赞美。每天清晨,祝明教授的二儿子祝小融,就会拿本英文课本在花前朗诵;后勤处的周师傅,也会端一搪瓷缸子开水,在茉莉花树前深深地吸一口花香,弯下腰静静地端详,再轻轻采下几朵花泡在开水缸子内。忆起他的那副模样,至今我仍感到亲切。九家住户中,有一对刚结婚不久的蜜月小夫妻,都是外文系的教师,媳妇姓桂。桂老师是个窈窕淑女,细高个,披肩长发,俊俏的五官,白皙的皮肤,她常常拿一把桃木梳子,在茉莉花前梳妆,木梳在油黑的青丝长发上滑动。“茉莉花香引凤来”,这是我们西凉台的一大美景。
  每天傍晚时分,“筒子楼”走廊里的各家灶具,炉火鼎旺,热火爆炒,比起现在大棚烧烤的香、辣、酸、甜,也毫不逊色。晚餐时,每一家都会移桌凉台,在花香中,我们聊天畅饮,其乐融融。
  当时我们的住房都较小,年轻教师只能分到一间,九家中只有祝明教授家两间房,其中一间还被我们几家的小孩当成了“幼儿园”,玩耍中孩子们常常会跑来采上几朵茉莉花。祝明教授的夫人霁朝雪教授,打开全楼唯一的一台彩色电视机让孩子们看节目,有的孩子看累了,就甜甜地睡在“幼儿园”的小长板凳上。
  五号楼的那间宿舍,是我的家,更是我在青年教师生涯中学习成长、构建知识平台的自习室兼创作室。那时孩子才两岁,每天早晚接送幼儿园都是他妈妈的事,我们老师没课时不用到系里去,除了星期天,我每一天都能独自安排自己的看书、思考和研究、写作。我是校图书馆的常客,常常去看线装书,时间一长,与线装书库主任沙嘉孙成了老朋友。我最头疼的是一年中的两个假期,学校放假了,幼儿园也放假,孩子一整天都在家里玩耍,校图书馆也经常关门,我没法安心地读书。
  我是在茉莉书屋写的《考古学与雕塑艺术史研究》和《美术考古学导论》两书。当时尚无范本,一些理论问题要自己思考,经常是苦思半日无思路,而在夜间熟睡一觉醒来时,蒙眬状态中会顿悟白天的难题,理出一个粗粗的思路框架,抓紧捉笔记下,上午再伏案理顺落笔于稿纸上,两部专著中的许多理论问题多是这样解决的。如夜间顿悟时不立即记下,清晨起床都会忘在脑后,一片空白。
  夜间和清晨这种神奇的科幻,让我想起学业恩师宿白先生授我的名言“烂笔头子硬过好记性”,所以我的枕边总放着铅笔和笔记本。后来我在写《骨刻文》一书时,这一良好的习惯,仍是我成功的秘诀之一,也是我的一个特殊习惯。
  我的另一思考怪僻,是当一个问题苦索不得其解时,就干脆放下手中的笔,扛着自行车下楼飞起双轮直奔菜市场,在讨价还价购买萝卜、芹菜、大白菜的过程中,糊涂的思路就突然清醒了。回到家,因为是白天,不用扛着自行车爬上楼,提着菜筐悠闲自得上楼,这时候常常灵感就来了,思路泉涌,进屋顺笔记下再整理。
  记得有一天爬楼时,突然悟到美术考古学研究方法中对艺术的复原性理解,因为那几天一直困扰在这个问题上,高兴得我把菜筐放在门口,开了锁就跑进屋,急急忙忙地记录和整理。“刘老师,你的西瓜和芹菜怎么放在这里?”门外王老师的一声喊,把我从笔头中惊醒。
  1986年,我把五号楼的这个兼具我吃、睡和工作的家,称为“茉莉书屋”。有两意:一是茉莉花香透师邻,高兴福乐在其中;二是我还是青年教师,提醒自己默默用功努力,方得盛花满香。第二年,我和夫人请著名书画家魏启后先生屈尊题写室名。魏先生是书论精通、六体美善、语书绝句,绘画更是当世文人画代表。魏先生得悉我们所求和“茉莉书屋”的寓意,没思量,铺纸挥笔:“茉莉书屋”,后落神语:“凤君、玉玲以茉莉名其室,可知满庭芬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