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音乐爱好者瞩目期待的音乐盛会———201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就要到来了。2019年“维新”,是这个音乐会自创办以来的第80届,按中国文化传统之说,它进入了“耄耋之年”。实际上,“维新”因其特殊的形式与内容,自从脱离了二战时期的晦暗,一直新鲜活泼,青春永驻。
“金色大厅”的主人很体恤粉丝们对2019年“维新”的热情关注,提前一年宣布了指挥人选,提前一个半月公布了确定曲目。剩下的,就留给粉丝们猜想各种,比如指挥与乐队的噱头、比如芭蕾舞的编导演、比如外景地……这些虽然很美很有趣,但音乐会的核心,在于指挥与乐队对音乐作品的演绎。音乐、音乐,有音才有“悦”。
2019年 “维新”的指挥,是著名德国指挥家克里斯蒂安·蒂勒曼。蒂勒曼目前担任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是首次担当 “维新”指挥大任,位列 “维新”指挥家第17位。
蒂勒曼任职的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之一,血统年代可追溯到1548年,还有比它更早的吗?作曲家韦伯、瓦格纳曾经担任过这家乐团的指挥,此二位的作品也曾在“维新”出现过,特别是韦伯的著名乐曲《邀舞》,其意义在于开了音乐会舞曲之先河。蒂勒曼年轻时担任过卡拉扬的助理,指挥经历与卡大师很有相似,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乐团起步,积累经验,之后走进大歌剧院,大乐团。估计这也是得了卡大师的真传:在小乐团可以迅速获得话语权。真金不怕火炼。蒂勒曼2012年从慕尼黑爱乐乐团音乐总监的位子上跳槽至德累斯顿乐团,说明他业务上是真有两把刷子。
从维也纳爱乐乐团网站上可以查到,蒂勒曼与维也纳爱乐的联系,始于2000年10月7日,在“金色大厅”指挥演出理查·施特劳斯的两部作品,《玫瑰骑士组曲》和《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其中,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玫瑰骑士》第二幕中,《欧克斯男爵圆舞曲》与约瑟夫·施特劳斯的《神秘的引力(动力)圆舞曲》在某些乐句上有神似。迄今,蒂勒曼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出了110余场音乐会。起步虽晚,密度极高。由此可见维也纳爱乐对他的认可。2013年11月,蒂勒曼曾率维也纳爱乐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演绎过贝多芬的交响曲,听众给了他和乐队以热烈的欢呼。
2019年4月1日,蒂勒曼的人生进入 “花甲之年”。指挥“维新”,应是维也纳爱乐送给蒂勒曼的一份厚礼。想来2019年1月1日那天,蒂勒曼会对金色大厅的鲜花感觉有更多几分的亲切。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曲目的主体,以舞曲音乐创作世家“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为主,其中小约翰·施特劳斯是核心。2019年是小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20周年,本届“维新”安排了11首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占全部曲目的一半之多。
自从1987年“维新”指挥改制为年度选任,特别是“3M”(马泽尔、梅塔、穆蒂)登场后,“推陈”与“出新”并举成为曲目单制定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出新”,指挥家中除了卡拉扬、阿巴多,克莱伯、小泽征尔在“出新”上相对低调,其余皆以推出“维新”首演曲目为乐事。1995年,祖宾·梅塔创下首演新曲10首的纪录。2013年,弗朗茨·威尔瑟-莫斯特则将纪录冲破,在11首上定格。相比,2019“维新”曲目单中的“出新”相对中庸,只有6首,但也别具风格。
第一首新曲也是开场曲:卡尔·迈克尔·齐雷尔的《冯·勋菲尔德男爵进行冯·勋菲 尔 德 男 爵 进 行 曲 Sch?nfeld-Marsch,op.422》。
当年在维也纳,齐雷尔是施特劳斯家族音乐市场的竞争对手。此人曾三度从军,担任军乐队指挥。他的指挥与创作生涯几乎是在与施特劳斯家族竞争或对阵的态势中度过,其作品曾数度亮相于“维新”,其中的《维也纳的市民圆舞曲》和《维也纳的少女圆舞曲》也是著名代表作。1909年,奥地利弗朗茨·约瑟夫皇帝任命齐雷尔为“皇家宫廷舞会音乐总监”,成为奥地利皇朝的最后一任“皇家宫廷舞会音乐总监”。
《冯·勋菲尔德男爵进行曲》是一首纯粹的军队进行曲,风格上与出现在“维新”中为音乐会而作的诸多进行曲有很大不同,毕竟,这是1890年齐雷尔应时任奥地利军队总参谋长的冯·勋菲尔德男爵之请而创作。1890年,担任着军乐队指挥的齐雷尔,创作正处在非常活跃期。此时,他的竞争对手———施特劳斯家族对自己的压力已经减轻许多:舞曲创作天才约瑟夫英年早逝已经20年;小约翰忙着写歌剧;爱德华操持着施特劳斯乐团,更多时间是带着乐团巡回演出。而军乐团演奏的舞曲音乐,带有的那种雄浑,又是施特劳斯家族乐团所不具备的。据说,在齐雷尔风头渐盛时的维也纳,人们已经开始喜欢在军乐队的伴奏下起舞,军乐队领导着音乐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冯·勋菲尔德男爵进行曲》的影响力大约仅次于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经常出现在奥地利节日音乐会上,也是奥地利各个军乐团的常备曲目,乐曲展示了齐雷尔军乐队指挥与创作魅力的另一面。
第二首新曲是小约翰的 《特快列车快速波尔卡 Express.Polkaschnell,op.311》。
1866年夏天,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吃了败仗,奥地利人的情绪很失落。且不说战争为什么而打,单说那普鲁士的前膛枪与奥地利的后膛枪的优劣之分,就让维也纳人有些气不打一处来。落后意味着挨打,事实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
音乐家的任务并非打仗和研制武器。特别是施特劳斯家族这样的音乐家组合,他们的任务可能更多的是促进人民快乐生活与工作。1866年11月18日下午,施特劳斯三兄弟小约翰、约瑟夫、爱德华在他们组织的一场慈善音乐会上分别首演了各自的新作品,小约翰献上了包括有《特快列车快速波尔卡》在内的三首。音乐会上,《特快列车快速波尔卡》的热烈与约瑟夫的新曲《和平棕榈圆舞曲》的抒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三首新曲是约瑟夫·施特劳斯的《女舞蹈家法兰西波尔卡?DieT?nzerin.Polkafrancaise,op.227》,一首与《特快列车快速波尔卡》同样短小的舞曲小品。
约瑟夫是小约翰的大弟弟,原是城建工程师,1855年被哥哥拉进舞厅接任指挥,后又作曲。他43岁病逝,15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280余首作品,不乏优异之作。在“维新”80年演出的340余首作品中,约瑟夫的作品占五分之一,也即他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已被“维新”演奏过了,个中权重不可小视。
《女舞蹈家法兰西波尔卡》创作于1867年。约瑟夫写这首乐曲时,正值《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在巴黎博览会期间的舞会上大放异彩,维也纳的娱记们也把报道焦点对准了巴黎。留在维也纳的约瑟夫同时还为即将举行的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皇帝和伊丽莎白皇后加冕为匈牙利国王和王后的典礼写了《匈牙利加冕典礼进行曲》和《加冕之歌圆舞曲》。一系列的外界因素使得《女舞蹈家法兰西波尔卡》这首不可谓没有灵气,让人甚觉可爱的新作就被冷落在旁,陪着约瑟夫度过了1867年夏天的第一个演出月,又随着7月间约瑟夫因健康原因暂别音乐舞台去度假,而从施特劳斯乐团的演出曲目中淡出了。不知《女舞蹈家法兰西波尔卡》的创作灵感是否来自某位舞者的舞蹈表演或人生故事。乐曲的数段主题,已经基本上构成一个音乐故事的轮廓,只需欣赏者自己将情感内容填充即可。
本届“维新”的第四首新曲《艾娃圆舞曲》,选自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轻歌剧《骑士帕斯曼》(Eva-Walzer.NachMotivenaus“RitterPásmán”)。
《骑士帕斯曼》是小约翰花了四年时间创作的一部轻歌剧,1992年上演。剧情讲述中世纪时期匈牙利骑士帕斯曼的妻子被暗恋她的猎人亲吻了前额。骑士发现了妻子额上的吻痕,找国王要求伸张正义。国王认为这并没什么不可,实际上我就是吻你妻子的那个猎人。骑士就要求国王允许骑士也吻女王一次,国王只好答应。在剧中,艾娃是男主角骑士帕斯曼的妻子,《艾娃圆舞曲》是小约翰根据剧中艾娃的一首圆舞曲咏叹调改编而成。当年乐曲演出后,记者的评价是:“这首降E调的圆舞曲咏叹调,是一件迷人的作品,优雅上扬并不断扩展的旋律让人感觉到音乐的丰满,形成了良好的品味和最亲密的吸引力”。而曲作者小约翰·施特劳斯却表示,这首乐曲用管弦乐队的方式演奏,似乎并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应该由歌唱家和着钢琴伴奏更好。
余下的两首新曲,分别是施特劳斯家族中的小弟爱德华·施特劳斯的《歌剧院晚会法兰西波尔卡Opern-Soiree.Pol鄄kafrancaise,op.162》和 小约瑟夫·赫尔梅斯伯格 《幕间圆舞曲?Entr'acteValse?》,惟惜两首乐曲的资料坊间难寻,在此只能佩服蒂勒曼对冷门乐曲的探寻之深。需要提到的是,爱德华·施特劳斯虽然在其家族中以指挥乐队更为著名,但他的波尔卡舞曲也别具风格。至于小约瑟夫·赫尔梅斯伯格,作为小提琴家,他曾担任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席,他的作品包括22部小歌剧和6部芭蕾舞剧,《幕间圆舞曲》创作于1900年,似是某部芭蕾舞剧的幕间曲。
仔细想想也有趣,“维新”80年,17位指挥家中,唯有这位蒂勒曼是唯一正宗的德国人,而由他主导选定的音乐会曲目,如果说可以从中寻找一些德国元素,那么,小约翰的三首乐曲 《特快列车快速波尔卡》《赞美女人玛祖卡波尔卡》《北海风光圆舞曲》可归为一组,前二首创作于奥普战争之年;后一首是曲作者对德国北方海岛风光的记忆。
一个优秀的乐队指挥,其经验积累往往是从指挥歌剧开始的。登临金色大厅指挥台的指挥,几乎都是拥有指挥著名歌剧丰富经验的大家,蒂勒曼也在其中。2019年“维新”,曲目中与轻歌剧相关的乐曲有五首之多,这也应是本届“维新”的又一个特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