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今日十一局》

巴基斯坦 高速公路项目:

优化设计 整合属地资源确保项目圆满履约

2019-03-29     浏览(91)     (0)

该文章讲述了巴基斯坦M5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主要内容是如何因地制宜,解决料源问题,以及购土和运输方案的优化等措施,以及采用当地队伍施工的思路和方法,确保进度和降低风险。



  巴基斯坦 M5(木尔坦至苏库尔)高速公路项目共计 34.1 公里,位于旁遮普省境内。道路规划为双向六车道,路面全宽 31.5米,合同工期 36 个月,签约合同额为 2.73 亿美元。项目主要施工内容包括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防护排水工程、服务区及互通工程等。
  一、因地制宜,优化设计方案
  本项目土方填筑共计 723万方,月均施工强度超 35 万方,高峰期施工强度须达到 50 万方。
  工程所在地为印度河冲积平原,沿途多为农田,且土地私有,可剥离土料厚度不超过 1米,土料资源紧缺,且土料购买无市场价可询,成本难以控制,而且当地道路狭窄,地下水位偏高,项目自卸车运输困难,交通安全风险极大。
  项目部多次对道路沿线周边环境进行考察,发现距现场便道路口 10 公里处有 2 处偏沙质土荒地,储量约 200 万方,若能以此为突破口,通过更改设计方案,将很大程度解决料源问题。首先,项目多次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即项目每月上缴 1000 美元的资源税,可包月开采使用。同时,项目部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反复试验,与设计院沟通、促成了路基填砂(两侧粘性土包边)的设计方案。
  其次,本项目约有 3 公里路段地下水位较高(地面下 1 米左右),如采用常规路基施工填筑,则需采用传统的排水降水法或者换填法进行基面处理,工艺复杂,费用较高,而且耗费时间较长。参照巴基斯坦公路规范,借鉴当地比较成熟的经验做法,采用了在高水位原地面之上施工1m 厚砂平台的做法,在砂平台上再进行正常的路基填筑,既解决了施工难题,又实现了地材的充分利用,有效控制了施工成本。
  二、组建属地购土团队,优化购土方案
  由于项目土质料源来自周边庄稼地,且项目地处平原沙化地带,土质覆盖层仅 1 米左右,1米往下便是粉砂和地下水,因此多数村民不同意取土。项目部主动提出除了支付相应的取土费用外,将各地腐殖土剥离后,根据情况开挖 2~3 英尺深土,并免费将原腐殖土平整恢复,而且在各工区成立由工区主任负责的属地化购土团队,通过多次不间断地对沿线各个地主进行协商,各地主慢慢感觉得到了实惠,而且取土之后地势变低灌溉也较以前方便,村民态度陆续转变,项目自营段落的土源基本解决。
  另外,面临无法改变的收、种季节对取土影响,项目部通过对比青苗补偿费,二次倒运费以及进度风险,最终决定在庄稼收获后大批量购土,并及时开挖倒运至中转土场。
  三、发挥属地资源优势,解决运输难题
  考虑自卸车无法进入庄稼地的实际情况,项目部首先安排所有自卸车至两大沙场、中转土场或靠近当地路边的零星土场,并临时租赁沙场周边部分用地用于修建沙场至当地道路的便道。项目部购买的零星土场大多数道路狭窄,软基较多,只得使用当地拖拉机进行运输,而且从交通安全以及庄稼地道路使用问题考虑,项目部充分发挥属地化队伍能量,并从安全风险考虑,大量引进当地拖拉机运输队按照分包模式进行取土。
  鉴于项目部自卸车与当地运输队卸料地点一直存在交叉作业(填砂路基以及中转土场倒运问题),习惯性的按照现场压实方计量困难,最终协商按照借土场自然方进行折算计量,并在装、卸两地按照车数进行记录控制。而且,项目部按照整体管理思路,将拖拉机运输队伍纳入项目部内部管理。
  四、引进当地土方专业施工队伍,促进度降风险
  项目前期策划时计划将 5标 6.8 公里进行切块分包,因此未考虑相应的土方设备配置,按照项目整体进度要求,考虑本项目土源紧缺等风险,项目部将主线周边环境复杂或距营地较远段落共计 8 公里的部分土方施工分包给当地公司。
  至此,充分发挥了当地队伍购土便利、当地道路使用便于协调、夜间施工不受军方安保干扰等问题,同时将质量验收及进度控制纳入项目部工区进行管理,互相协作,避免质量风险,促进项目进度,控制了分包成本。
  (周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