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墙1》(Wall of water 1)绘画 布面油画 198x226cm 2010
世界级英国女艺术家玛吉•汉布林(Maggi Hambling)在中国的首次回顾展“美即惊骇之始:玛吉•汉布林的绘画艺术,1960– ”于2019年3月8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展出了这位传奇女艺术家包括油画、版画、素描写生和雕塑在内的作品,是对她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至今的艺术职业生涯的一次全面回顾和总结。展览由英国著名策展人菲利普•多德(Philip Dodd)策划,展览下一站将巡展至广东美术馆。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副主席蕾切尔•罗麦克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艺术家玛吉•汉布林、策展人菲利普•多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助理高高主持开幕式。
现年73岁的玛吉•汉布林于上世纪80年代即获得国际声誉,至今仍处于旺盛的创作期。
“美即惊骇之始”取自奥地利伟大诗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的《杜伊诺哀歌》,是汉布林贯穿其艺术始终的对美、爱与宇宙的感受与思考。玛吉•汉布林最具标志性的作品即在国际广泛展出的“水之墙”系列,以及她传奇性的肖像画系列,均呈现在本次展览中。在“水之墙”系列中,她以抽象的笔触和强烈的情感,一遍遍描绘大海冲击防波堤的情景,惊涛裂岸的声响仿佛穿透画面而来,这些画作是艺术家面对美丽而令人惊骇的大自然的感受,亦可被视为爱的写照。汉布林的肖像画则描绘了她深爱的对象:过世的父亲、母亲、情人、老师,亦包括自画像。对汉布林来说,“爱是所有艺术创作的基础”,激情的、混乱的、温柔的、脆弱的。汉布林的画正是她内心的真实映射。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则评论道:“艺术家对描绘对象的深入理解和情感共鸣,使得无论是人物肖像作品还是对海浪的表现,都在清晰的笔触中获得了活力的搏动,这种起始于对表现对象的好奇和迷恋,终止于超越传统、难以定位的风格,正是令我们赞叹的所在”。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玛吉•汉布林置身于各种潮流与派别之外,个人生活亦远离伦敦艺术圈。她始终居住在出生地附近的英国萨福克郡海滩边一个只有一百多个居民的小村庄里。她说,“只有画室里的时光是真正的时光,其他时间不过是装模作样”,在她看来,艺术比现实更为真实。
展览持续至2019年5月1日。
美术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