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报》

爷爷说七十年之变迁

2019-03-08    


  钱跳跳 社科1826
新中国成立已走过七十年的风风雨雨,我们生活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只能通过资料、书籍或者老人们的讲述来瞥见七十年以来中国的社会变迁。
  我的爷爷钱林松今年已经73岁了,经历过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请他来为我讲讲七十年来的沧桑巨变再合适不过了。
  爷爷是工人,19岁之前在家乡余杭山沟沟读书,一直读到初中,平时除了学习之外会帮家里的大人务农或者在生产队里劳动,主要是种田或上山劳作。19岁那年,爷爷相应国家号召,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在部队里,爷爷学会了开车,也磨练了意志品质。爷爷说他特别怀念和感谢他的当兵时光,部队里不仅有一同奋斗的战友们,还教给他了今后生活的技能,将他真正锻炼成一个男子汉。四年之后,也就是22岁那年,他退伍回家。因为具备开车的技能,所以他被招进工厂开大货车,在他做货车司机的生涯中,他陆陆续续去过中国的29个省市,亲眼见到了中国社会的巨变。
  爷爷说,家乡“山沟沟”在解放初期只是一个山里的穷乡僻壤,整个村子里只有11座简陋的小草房,甚至都没有泥瓦房。而现在的“山沟沟”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三到四层楼的洋房小别墅,还有由村里出钱修建的公园和游乐设施。“山沟沟”拥有清新无污染的空气与触目可及的大片绿色,依靠这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如今的村民们早已不再以务农为生,转而发展服务业,也就是农家乐,家家户户都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山沟沟”的旅游招牌也越做越大、名气越传越远。
  爷爷说,祖上是因为逃荒才到了余杭,1957、1958年时根本吃不饱,饥荒是常事,粮食仅仅有一些粗粮,例如玉米、番薯之类,而现在的人们早就不再追求吃饱,而对食物有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好吃又要有丰富的营养。爷爷感叹,现在有很多孩子挑食,这个不吃那个不吃,但是这要是在以前能填饱肚子已经是万幸,怎么还会去挑剔呢!
  那时穿的方面就更不讲究了,夏天倒还好,大不了一身汗臭没有衣服可换而已,但是冬天就十分难熬了,通常家里的孩子只有一条单裤,鞋子一年只有一双,如果穿破了也没有办法,只能赤脚。而这些所有的衣物都是爷爷的母亲,也就是我的阿太做的。那时也没有钱在过年时添一件新衣,一件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爷爷说,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大家都渐渐富起来了,从集体化到分产到户,乡亲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活品质有了质的飞跃。而且近几年来改革一直在进行,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还是切实地感受到了国家政策对家乡和个人的积极影响。
  和爷爷聊了后,我感慨万千。七十年来中国发生的变化实在太大太大,中国的进步实在太多太多。相信中国的未来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作为改革的受益者,人民的生活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