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 - 《湖南农业大学报》
十佳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一)

邓子牛
个人简介:
邓子牛,1981年12月毕业于湖南农学院,1987年被聘为助理研究员。1989年12月赴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做访问学者并攻读博士学位,1995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9年在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做访问学者。1999年起被聘为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教授。2003年2月回国。现任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博导,园艺学科领衔人、国家柑橘改良中心长沙分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担任国际柑橘学会执委、中国柑橘学会理事长等学术职务。
先进事迹:
潜心钻研柑橘,成效突出
邓子牛教授长期从事柑橘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无病毒良种繁育技术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6部,先后登记柑橘品种15个,获国家品种权保护5个、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软件著作权2项,制订农业技术规程3项;2011年获得由教育部科技司颁发的“10000个科学难题”突出贡献奖;2013年被授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教书育人,全身心培养研究生
指导硕、博研究生30余人,获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获得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3篇;指导研究生获中国柑橘学会“杨氏杯”优秀论文一等奖4篇,获得中国柑橘学会“杨氏杯”优秀论文二等奖5篇。
创新科研机制,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
为了有效地推进产学研结合,2004年起作为发起人建立了湖南省柑橘科研协作组。该协作组由湖南省柑橘主产区的近40家从事柑橘产业相关单位组成。每年召开科研协作组会议,共同探讨湖南省柑橘产业发展大计,全面实施柑橘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形成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机制。在全省主产区大力推广柑橘新品种,指导无病毒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和育苗技术的改进,广泛开展安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对柑橘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效果,提高了全省的柑橘科研水平,为湖南省柑橘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深入实践,全力支撑柑橘产业发展
邓子牛教授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组织或参加大型的省内外科技普及活动100余次,到柑橘主产区进行技术培训200余次,培训近万人次。在这过程中针对农技人员的基础,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开设更加系统的单项培训讲学模式。实行三分之一的时间讲授理论知识,三分之二的时间进行田间示范的方式,使农技人员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针对他们提出的疑问,进行一对一的解答,并编写了适合该群体的培训教材。主动为柑橘产业排忧解难,在2008年科技抗冰救灾补损工作中,被湖南省科技厅评为“先进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