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中等身材,黝黑的脸膛,时不时流露出来的腼腆笑容,映衬出憨厚朴实的性格。但一双剑眉的大眼睛却总是炯炯有神,显得神采奕奕。挺直的鼻子,更是显得坚毅刚强。他就是刘军怀,先后担任过桑树坪矿掘进六队的检修班班长、验收员、班长和跟班副队长,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公司、矿级“劳动模范”。
扎根矿山不言悔
人人都说煤矿苦,他却以苦为荣;人人都说煤矿险,而他却从2005年参加工作起就一直奋战在井下生产第一线,和他一起来的几个同乡,因为不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纷纷离开了煤矿,而他却扎根地层深处一干就是13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说起刘军怀,熟悉他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2005年,他刚参加工作就被分到掘进六队当掘进工,出于对井下环境的畏惧和业务不熟悉,每次下井,他都紧紧跟在师傅后面,一边认真看他操作,一边详细记录工作要领,不敢有丝毫懈怠。工作之余,他认真学习安全规程、井下救护等知识,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由于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2007年他被提任检修班班长,当时掘进六队正在施工南一3210运顺掘进工作面,电器设备特别多。凭着年轻人的热情和执着,他虚心请教老工人,每天多次察看所有设备,把常见的影响设备运行的要害部位梳理一遍,并及时安排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进行处理和设备卫生清理。使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将机械设备影响降到了最低限度,为完成掘进生产任务创造了良好的运输条件。
在担任工程质量验收员时,一个中秋节的早上,他习惯性地穿好衣服准备上班,妻子忙追出门,心酸跟他说:“今天是中秋节,团圆的日子,能不能不下井了?”他一时无语,内疚望着妻子说:“对不起,今天必须得去上班,公司季度达标马上就要下来了,而我们队工作面的文明生产还有点问题,不下井去看看,心里实在放心不下。”说完他就急匆匆地走了,直至晚上十点多才从井下上来,与家人过了一个不完整的节日。
在工作中,他时时处处以身作则,脏、累、苦活总是抢着干,规定6个小时完成的任务他总能提前完成,矿上安排的急难险重的工作现场,处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总是按期出色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无论刮风下雨,他每天坚持上班,每月出勤28工以上。2011年的“8.7”事故,他刚好上零点班,矿领导安排掘进六队向1号井底运沙子,规定5个小时必须运够6方沙子,而他用3个半小时完成了任务,为治理水灾赢取了宝贵的时间。
待职工亲如兄弟
他凭着对工作的满腔热忱和任劳任怨,总是哪里有困难就干哪里,哪里最关键就盯哪里,遇到急、难、险任务,他总是抢着干,带领班组冲在前。2009年他当上了副队长后,深感自己的肩上的担子重了,他在如何更加科学地带队伍、保安全、抢进尺上动脑筋、想办法,于是工作之余,与队长、书记、工人的交流多了,在多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他认识到只有提高职工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安全生产工作才能上水平。因此狠抓安全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工作成了他日常工作中的首要任务,他每天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煤矿三大规程、业务知识和《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等,将有用的知识记入笔记中,在每天的班前会将自己学到的内容分享给职工,和职工一起学习一起充电,只要队上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第一名非他莫属。
他与工人同上同下,合理安排体质好的工人和体质较弱的工人进行搭配,提高了工作效率。2011年9月,连降大雨,他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工人处理小房漏水3次,清理房前屋后水沟5次,职工家里有了什么困难都愿意同他说。2016年5月的一天,他升井洗完澡回到班上,看到职工小王精神萎靡不振地趴在桌上,就仔细询问他的情况,一开始小王不好意思说,经过他耐心细致的开导,小王告诉他说,父亲生病住院急需2万元,工资也没开,媳妇没工作,家里养两个孩子,家里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他东拼西借才凑了1万元,说着,小王声音哽咽起来。刘军怀听了,让小王在班上等他,匆匆骑上摩托车回家取卡,到银行取了1万元交给小王说:“不管怎样,先给老人看病,不够就跟哥说,我帮你想办法”。他关心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真心实意为职工排忧解难,受到了职工的信任和爱戴,他所带的班组团结协作、干劲十足,每月都能超计划完成掘进生产任务,稳居班组劳动竞赛第一名。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月,队上在3312回顺Ⅱ期切眼时,矿上下达掘进任务100米,全队超额完成了160米,其中,他们班组就完成62米。
严抓安全不放松
“抓好安全就是职工幸福的最大保障”,刘军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上副队长的他,依然每天下井时先排查安全隐患,把影响设备运行的主要部件都梳理一遍,坚持做到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才开始工作。他始终坚持勤动手、勤动脑、勤巡查,早处理,对掘、支、运作业从不马虎。长时间以来,掘进六队承担的是3号煤掘进,地质构造为顶板松软,瓦斯大的岩底硫顶,安全压力非常大,为了确保施工安全,他每天带领班组下井第一件事就是排查隐患,认真检查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岗点,每一道操作,坚决做到隐患不排除不生产。
2017年3月,他在入井带班中发现某运顺工作面顶板压力大,煤质松软,有可能发生冒项事故,导致瓦斯超限,职业的敏锐使他立刻提高了警惕,他凭借着丰富的经验,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决定用铁锚杆和铁管子替代木锚杆进行前探,在与事故赛跑的过程中,面对即将来临的危险,他既要稳住场面,又要争分夺秒,只见他沉着冷静地指挥,带领着职工以最快的速度、最标准的要求完成了支护任务,最终避免了事故的发生。事后,他发现自己浑身的衣服被冷汗浸透了,肩膀头、双手都被铁锚杆磨出了血泡……
在井下支护过程中,棚子、卡栏的紧固情况,他都要一一过问查看,对不合格的棚子要求立即拆除,重新架棚,在他的带领下,该队的工程质量连续多年均达到了优良品,而他所带的班组也从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先后多次被该矿评为“安全生产先进班组”。而他本人也多次被该矿授予四有职工、优秀协议工、优秀采掘工、优秀班组长和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有人说,当奋斗的汗水流的多了,荣誉的花环积的厚了,成功的阶梯爬的高了,人就容易产生一种疲软,一种自负、一种满足。然而,他却揣着荣誉,坚守执着,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认真守护着班组每名职工的安全,书写自己无怨无悔的煤海生涯。(刘金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