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朝气蓬勃的年青人,一群以80后为主的年青团队,在他们的身上,你总能看到执着,看到希望。宝塔集团投融资管理部,一个帅哥云集的部门。
杨杨,宝塔集团投融资管理部高级总监,这群年青人的带头人,80后,宝塔最年青的高层管理者之一。
在杨杨的带领下,投融资管理部工作已然步入正轨,调整信贷结构,维护集团信用评级,与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形成长效交流机制,与财务公司、上市公司及专业公司等协调资源,产融共振,工作井井有条。
立足金融 磨砺成长
2009年山东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杨杨,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工作,主要从事债券市场的管理工作,负责风险预警、应急管理、现场调查、行业研究等工作。从业期间,对企业的风险排查、督导及应急处置,调研走访企业四五十家。参与起草制定银行间市场《后续管理》、《应急管理》制度,建立风险评级模型, 在担任风险预警行业团队负责人期间, 个人发表了涉及煤炭、电力等能源行业以及专项排查的研究报告三十余篇。
大量的实地走访考察,数据分析研究,与各地人行、金融办、金融机构的调研,在人民银行总行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工作的6年, 杨杨积累了丰富、扎实的宏观、微观及金融市场的相关经验。
2015年6月入职宝塔, 任高级副总裁助理。1个多月后,受命成立证券业务管理总公司,这是一个与当时的财务管理总公司、投融资管理总公司平行的集团一级职能部门,对外叫证券业务管理总公司,对内叫证券业务部。到2016年初,担任总裁助理,兼投融资管理总公司、证券业务管理总公司总经理。2017年投融资管理总公司和证券业务管理总公司便于管理, 合二为一,即投融资管理部,属于集团直属部门,任高级总监。
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 几经调动,“来宝塔时间不长, 但见证了集团总部证券、投融资部门的成立、人才的聚拢、集团内外部环境的日益改善,这个过程充满挑战, 同时更感受到实业的务实,但每个人总要在磨炼中成长,更何况我辈正值当年。”杨杨感慨道。
近几年,在国内外经济面临错综复杂和国内金融监管趋紧的局面下,宝塔谋求瘦身强体,对闲置产能出清和债务结构优化,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宝塔集团的发展态势,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外部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对宝塔的信心倍增。这中间集团投融资部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厉兵秣马 臻于郅治
投融资管理部作为集团核心业务部门之一,肩负着企业资金链与产业对接的重担,对外与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宣传交流,推动各类融资;对内调整负债结构,节省财务成本。
面对融资口径不一、融资材料凌乱的状况,杨杨带领团队,大到经营指标、财报数据、负债结构、未来规划、行业现状, 小到产品质量、工艺流程、产品价格、原材料供应,对大量基础数据进行梳理,规范对外材料,统一了集团融资数据口径。
“其实这是一个细活, 大量的基础工作要整理、完善。虽小但极重要”。杨杨认为,“投融资部门相当于金融机构的投行部,对企业从历史沿革、行业特征、主营业务范围、运营指标,财务数据以及未来规划都应该熟记于心。”
投融资通过建章立制,对融资企划书的起草,信息的统计更新,档案的簿记建档,信贷资金稀释头寸分析,信贷主体的梳理和维护,把大量的基础工作落到实处,规范了集团投融资工作。通过报批、审批、督导,宏观的管控、微观的指导调研等工作,把投融资体系抓起来,对存量维护、财务成本控制、对内防范区域内、系统性金融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
他认为,作为金融从业人员,还要密切掌握国家和监管机构的政策导向,包括银间、政间、一行三会等发布的政策文件,要及时进行解读。对企业有影响的,要研究对策,做出相应的防范举措;对企业有利的,应作为依靠政策支持为企业迎来机遇,养成灵敏的嗅觉。
“ 投融资管理部对外代表着集团形象,直接面对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是集团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杨杨说,“我们要向监管、银行、券商、基金、信托、资管、租赁去宣传我们的企业, 把企业的近期动态、利好信息传达给他们,消除前期社会、市场对宝塔的负面解读。投融资体系从业人员均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去对外交流,答疑解惑,打消疑虑,维护集团主体信用评级、维持资金存量,稳定各方对宝塔持续的支持及合作与发展。”
2014年, 宝塔陆续在公开市场上发行中票和短融, 但一度时期并未在公开市场上进行重大事项的信息披露。作为一家在公开市场上的发债企业, 对企业重大事项的披露, 是发行人的第一责任, 代表企业的市场形象和维护债权人的权益。
杨杨入职宝塔后, 注意到了这一点,立即着手将缺失的重大事项信息进行了披露,并带领团队密切掌握集团的最新重大事项, 第一时间在银行间进行披露,提升宝塔集团的市场化意识、责任意识、合规意识,树立了市场化良好的形象。2017年,集团在银行间市场公开披露重大事项达27次。
高屋建瓴 深谋远虑
2018年金融行业“防风险、强监管”,整治市场乱象的大幕已经拉开, 国家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也将是历年来空前的。
在杨杨看来, 这是国家为了减少社会杠杆, 减轻实体经济的成本而下决心实施的整治行动, 这将成为金融新常态, 投融资部门应该主动适应这个新常态。
他认为,宝塔经过调整,无论是产业结构、资产负债结构,还是投融资自身的基础工作、人才梯队,各方面均在日益完善;在目前的金融形势下,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掌握对集团经济实体有利、互惠的政策去研究分析,另一方面避免风险的出现和聚拢。“2018年,对金融和实体来讲,机遇和风险并存, 我们有信心去挑战,去迎难而上。”杨杨说。
对2018年投融资工作的开展思路,杨杨谈到,在现有存量的基础上维护好总体规模,进一步提升集团的信用体系。2017年,集团营业收入、利润指标增速明显,资产负债率处于较为稳健的财务水平,加上诸多利好的汇聚,力争在2018年集团主体信用评级再上新台阶,实现AA+,这对今后的融资授信起到关键的助推作用,将开启集团由间接融资大力向直接融资转变的新征程,对集团整体融资转型具有非常重大意义。
投融资还将与金控集团加强协作,充分利用各类金融牌照和资质, 与财务公司、上市公司、租赁、互联网金融、保险保理等进行资源共享, 扩大宣传推广力度。财务公司业务方面,争取拿到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的同业授信, 将大大降低贴现成本。不断加大对宝塔实业等金融主体公司的关注,为金控下属的成员单位提供和注入金融资源,实现协同共享的效应最大化。
“ 只有密切关注和掌握集团财务公司、上市公司及各产业集团的动态,才能更好的让集团职能部门与实体、金融结合产生协同效应,集团职能部门的作用亦能充分发挥和体现。”杨杨强调。
对精细化管理,杨杨认为,投融资工作在体制机制已经建立的情况下,需要深入各产业集团、专业公司开展调研和交流,只有深入交流调研,才能更务实地制定出有效实施策略。
“2018年,我将带领投融资团队,多频率的深入到各区总裁办、专业公司、职能部门进行多层次的沟通交流, 了解把握实情,切实地去开展工作、完善制度,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良好开端。”在杨杨看来,不仅仅是投融资,其它职能部门也应该深入下去,实地去看、去听、去交流,因强化集团化管理一定程度上,需要依靠所设职能部门去管理,故各部门之间一定要相互协调配合,掌握具体情况后,做出工作调整,逐渐完善制度流程、工作流程。否则无法从大局把握整个工作环节,就不可能从宏观上进行指导、督导,更谈不上服务。
“不掌握实际的指导服务, 也是一种管理风险。”做足功课, 主动出击, 丰富团队专业知识, 掌握专业技巧, 积极与金融机构去沟通协调, 主动建立联系, 让金融机构了解真实的宝塔, 传播宝塔正能量, 杨杨认为这也是投融资部门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应该做的。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