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炳辉,你走了。
你就这么匆匆地走了。
离开了与你朝夕相处的我,离开了绕膝的儿孙,离开了亲友,离开了讲台,给我们留下了长远的悲痛和思念。
你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到我国寄生虫学与医学昆虫学的教学和研究,数10年如一日,治学严谨,传道授业,著作丰盈,硕果累累,满园桃李,我和孩子们为你感到骄傲。
你一生热爱生活,淡泊名利,生活简朴,情趣昂然。四十六个寒暑,我们携手度过了多少个艰难岁月;四十六个春秋,我们尽享了夫妻恩爱和天伦之乐,和你在一起贫中有情,苦中有甜啊。
你用过的衣被还留下些许余温,房间里处处留下你轻柔的笑声,校园的小径留下漫步的足迹,窗外花台留下你耕耘的手印。夜深人静,心潮起伏,我默默打开相册,翻看我们的合影,我用手轻轻抚摸你的额头、你的白发,揉揉沧桑在你脸上刻下的皱纹。
你带着对生活深深的眷念走了,没带走的是对我们深切的关爱;你带着对大地无限的遐想走了,没带走的是你的笑容音貌。炳辉,真的好想你。我盼着在梦里见到你,聆听你上楼的脚步声,等待你握紧我的双手,在梦里翩翩起舞,在梦里双双出游……亲爱的炳辉,你走了。
但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爱你的妻子:戴竹美于二〇一〇年清明(作者为外国语学院退休教师)
叶炳辉 ,1934年11月出生。原基础医学院寄生虫学教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第七和第八届政协常委。上世纪70年代建立了我国中华按蚊唾液染色体图形,填补了国内空白。80年代对中华按蚊蛋白质及同工酶的研究,90年代开展间日疟原虫红外期培养,淡色库蚊越冬机制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蚊体内疟原虫等研究,达到国际研究先进水平。90年代结合培养博士生工作,开展“蚊虫生理、生化、生态”研究课题。曾主编《现代医学昆虫学》,参编卫生部规划教材《人体寄生虫》,出版译著2部,发表论文140余篇。曾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及医学昆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英国皇家热带医学及卫生学会会员。先后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5项。曾被评为南京市劳动模范、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金奖。2009年7月20日因脑卒中突然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