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报》

2010$“关注学生成长年”工作全面启动

学校提出十个方面关注重点

2010-03-19     浏览(224)     (0)

吉林大学发布关注学生成长年方案,聚焦学风校风建设、教学质量、学生热点问题等10个方面,并计划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营造关爱学生成长的文化氛围。各系统和职能部门积极响应并正在筹备相关活动。


  本报讯 (记者晓雯 学生记者心怡)3月8日,经2010年3月6日中共吉林大学第十二届委员会第116次常委会议讨论通过的 《吉林大学2010“关注学生成长年”工作方案》,下发至全校各单位。《方案》明确提出10个方面关注重点:即关注学风校风建设;关注教学质量;推进学科综合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进研究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进开放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关注学生热点问题和特殊学生群体;关注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改善;关注学生自我管理与参与学校管理;关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关爱学生成长的文化氛围。至此,以“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主旨的“关注学生成长年”工作全面启动。
  继2009“人才年”后,学校确定2010“关注学生成长年”,体现了学校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高度关注和重视。2009年12月29日,学校成立“关注学生成长年”工作领导小组,并先后3次召开工作会对工作方案进行研讨。寒假期间,“关注学生成长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此前各部门反馈意见,修订、整理了《吉林大学2010“关注学生成长年”工作方案(讨论稿)》,同时根据学校“资源共享”“完善沟通”的工作要求,对方案内容进一步细化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谈到 “关注学生成长年”的关注点和目标,作为“关注学生成长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展涛强调:“我们所应该‘关注’的是学生之最关注、学生父母亲人之最关注、国家和社会之最关注、民族乃至人类未来之最关注。‘关注学生成长’不是关注一年,不是只关注少数个别学生,不是只有少数部门和人员去关注,更不是制造一种学生们 ‘被关注’的热闹景象。‘关注学生成长年’是要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机制,弘扬和培育关注学生成长的文化,是要夯实乃至重树大学使命之根本。”
  《吉林大学2010“关注学生成长年”工作方案》下发后,学校各系统和各职能部门积极行动。3月 9日,学工系统先行召开启动 “关注学生成长年”工作部署会议,主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韩晓峰就学生工作系统 “关注学生成长年”工作做了全面部署。他指出,2010年是 “关注学生成长年”,也是学生工作的 “机遇年”。希望各职能部门、院系、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认真研读 《吉林大学2010“关注学生成长年”工作方案》,领会精神,理解内容,把握重点;学工系统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科学规划,精心组织,首当其冲关注学生成长;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富于创新的具体实施方案,积极探索适应人才成长的先进理念、先进体制机制、先进制度文化和先进支撑体系,开局就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 “关注”的氛围,努力营造常态化的育人环境,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长效机制。当日,学生工作部结合 《吉林大学2010“关注学生成长年”工作方案》中心工作,制定并下发 “关注学生成长年”具体实施方案,提出8个方面主要任务:推进制度建设工作;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工作;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学风建设工作;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助学保障工作;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推进学生权益保障工作。
  《吉林大学2010“关注学生成长年”工作方案》下发后,引起全校广大师生的热议和反响。行政学院副院长刘雪莲教授说:“关注学生成长成才,我们一线教师责无旁贷。在行政学院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完善博士生导师系列讲座制度,尽早地为本科生提供平台和机遇。作为东北亚研究院的双聘教授,我会为该院的同学开设系列讲座,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带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借关注学生成长年的契机,我很乐意为同学们提供自己的图书和资料,更好地为同学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哲学社会学院2007级社会学专业李路昭同学说:“作为一名吉大的学生,学校的‘关注学生成长年’让我们感觉到很温暖,这是一种家的感觉。这种‘学校式大家庭’给我们在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巨大的支持,会使我们在家庭式的呵护中不断成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吉林大学2010“关注学生成长年”工作方案》中涉及的相关工作已经正在做前期准备。校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书记院长、部分专家学者将通过带班、听课等方式走入同学中间,与广大同学亲密接触,这项工作已经由有关职能部门和相关院系在联络;对实验室、教室、图书馆、体育设施与学生活动场馆等校内公共资源开放,有关部门也正在进行积极筹备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