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南油气田新闻中心 - 四川石油报

剑胆琴心!
李玉梅:扬威世界武林大会的输气女工

作者:■范照明 文/图    
2010-05-08     浏览(498)     (0)


美丽的输气女工


李玉梅的书法


与“陈真”合影


剑法纵横


  习武时,拳生风、剑含气;挥毫时,凝神屏气,泼墨写意;拨琴时,如出谷黄莺,高山泻流水。她,就是输气处南充作业区嘉陵配气站女工李玉梅。这位花绽香港第七届国际武术节、捧走拳术和剑术两枚铜牌的输气女工,可是同事们心目中绝美的“武林女豪”。
  动若脱兔 石油小丫恋上武术1967年,李玉梅出生在四川南充石油之家。孩提时代,李玉梅常与学习武术的小伙伴冯金萍一起玩耍,在舞刀弄枪中,李玉梅从冯金萍嘴里知道了岳飞精忠报国、花和尚拳打镇关西等历史故事,对爱憎分明、刚爽豪迈、扶危济困的英雄人物崇拜不已,并渐渐喜爱上了武术。
  李玉梅17岁那年,拜在恩师谭本伦门下,开启了自己的武术人生。谭本伦师承原重庆南北武术家联盟会会长,武林人称“长江大侠”的吕紫剑。后来,谭本伦创立了武当松溪神意派,在南充一边教徒弟,一边习书法。谭本伦上的第一课让李玉梅铭记一生: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习武之人既要修炼一身武艺,也要修炼浑身侠义肝胆和崇高人格。
  宝剑锋从磨砺出。为了提高身体素质,李玉梅在腿上绑了10公斤的沙袋,每天负重跑步20公里。为了练好基本功,不论是在雪花飞舞的冬季,还是在热浪蒸腾的骄阳下,她蹲马步一蹲就是4个小时,站独桩一站就是2个小时,打坐则1个小时一动不动。
  近乎残酷的折磨,李玉梅进步很快,也使她体会到,武术真的是包罗万象。通过修炼,不仅可以开发人体速度、力量等潜能,还能提高修养,锻炼坚忍不拔的意志。苦练之下,李玉梅熟练掌握了神意紫气八卦掌、形意拳的套路,也学会了使用虎尾鞭、白虹剑及长棍。渐渐地,李玉梅在招数、技能上已不可同日而语,手、眼、身、法、步的动作十分精到,练就了“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的境地。
  李玉梅以超强的悟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谭本伦的赞赏,他把自己一生所学尽数传授给了爱徒。当年,李玉梅被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吸收为会员。一年后,李玉梅参加工作,被分配到输气处宜宾队。临别时,谭本伦赠言: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学富而愈谦,技精而愈敛,修炼在内心。
  神意剑花 “盛开”国际武术节在宜宾输气队,李玉梅忙着抄表和报表,整日在寂寞的小站里与冰冷的输气管打交道。虽然输气生活有些枯燥和单调,但李玉梅却不那么想。她说,习武是修炼,枯燥何尝不是修炼,小站虽然远离闹市,但每天为用户安全输送清洁的天然气,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玉梅听说当地有一名白眉隐士,一套洪拳打得出神入化。为了博采众长,李玉梅辗转寻到了这名隐士。老者念及李玉梅心诚,悟性也颇高,便将这套洪拳悉数教给了她。和老者相处中,李玉梅明白了一个道理:随着岁月的流逝,尽管武术的内容、形式和流派越来越多,但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崇尚武德,道义为先。
  1996年,李玉梅调回南充工作。在南充嘉陵配气站,李玉梅和同事们担负着每日安全输送6万立方米天然气的任务。大家齐心协力把小站管理得井井有条。李玉梅还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为了解更多的流派,李玉梅跟随易诗白和陈蕾音修行起少林盘龙剑、武当神意剑和太极拳。练得一手精湛拳术和剑术的易诗白告诉李玉梅,剑术重在“理法势通”,剑理不通,不称为剑术;剑法不通,不称为剑技;剑势不通,不称为剑艺。理与法,法与势,势与理需融合贯通,才能提高剑术造诣。
  为了掌握太极拳“顶头提悬”的功夫,她在头顶上放了一碗水。起初,一套拳打下来,一碗水剩不了多少了。后来,随着逐渐进入“身动、心静、气敛、神舒”的境地,碗里的水越来越多,直到一滴也没有洒出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李玉梅这朵梅花终于绽放了。2008年10月28日,“中国首届武当·盛世武侠论坛”在湖北武当山举行,期间举行了一场高水平的武术比赛。在高手云集之地,李玉梅镇定自若,一套少林盘龙剑挥舞得行云流水,飘逸洒脱,一举捧走武术表演优秀一等奖。
  2009年3月6日,李玉梅应邀至香港参加第七届国际武术节。这次武林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000余名选手。在群英闪耀的香江之滨,李玉梅深深感悟到武术所包含的哲理,那就是力量美、智慧美和道义美。李玉梅演练的武当神意派太极拳和武当神意剑,因吸收了众家之长,以独特的拳法和剑法让裁判眼前一亮。最终,李玉梅摘取了女子F10太极拳和女子F10剑术两枚铜牌。比赛间隙,李玉梅与“陈真”扮演者、香港著名功夫明星梁小龙偶遇,两人合影时,梁小龙推开助手递过来的衣服,称“合完影再说”———李玉梅近距离感受到“陈真”的英雄豪气。
  纸为媒 方寸天地论刀剑李玉梅和书法结缘十分偶然。23岁那年,已调到渠县工作的李玉梅到朋友家里玩,见一人正挥毫泼墨。李玉梅虽不太懂书法,但仍好奇地欣赏起来。忽然间,她发现有个字撇像刀,竖似剑,再看其它字,似乎都有这些特征。李玉梅想起恩师谭本伦也喜欢书法,灵感顿现,这里面一定有相通的地方。
  李玉梅经过打听,得知渠县有位书法名家叫欧阳荣选,写得一手漂亮的篆书。李玉梅寻访过去,跟随欧阳荣选学起了书法。尽管是初次接触书法,但李玉梅写的字很有力道,让欧阳荣选吃惊不小。当他知道新弟子是“练家子”时,不禁感叹: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为生命之华,武为生命张力,生命不息,文武不止。
  练书法极为枯燥,但李玉梅十分刻苦,她几乎把所有名家的字帖都临摹了一遍。尽管字越写越好,但李玉梅不解,为何始终停留在临摹阶段很难突破?2009年1月,李玉梅偶然结识了四川省知名书法家杨建国。杨建国告诉她:见字如见人,一味地临摹易使人进入误区,练书法就是要努力求变,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否则,临摹得再真也只是一个“书奴”。李玉梅茅塞顿开,书法和武术一样,只有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才能有所建树。在杨建国指点下,李玉梅开始书写细腻秀美的曹全碑、线条多变的石门颂及粗实厚重的金刚经。如今,李玉梅的书法有了长足进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被中国武当拳法研究会书画武术院吸纳为理事。
  闲暇时,李玉梅爱看武侠小说,常被书中描绘的剑胆琴心所吸引。2001年,李玉梅第一次听见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筝演奏时,一下就被古筝发出的纯净、透明、淡雅而和谐的琴音所打动。此后,她买来碟片,不论是习武还是练字,都偏爱在古筝的氛围里进行。学习演奏古筝时,李玉梅按照老师的指点,不仅苦练指法,还深入了解曲子的内涵。现在,李玉梅弹奏《渔舟唱晚》时,脑海里便浮现出“渔民们在夕阳下的湖面上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顿时,她心灵深处的情感被释放出来,快乐的味道从琴弦上奔泻而出。
  如今,身怀“三宝”的李玉梅依然如昨,每天工作之余坚持习武、练字、弹琴,平静而充实。世间万物皆有法,武有手法、字有笔法、琴有指法。李玉梅以爱的态度,在最苦最难的时候不离不弃,扩展希望,为生命呈现出缤纷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