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学院 - 《潍坊学院报》
不同的爱
作者:王馨诺
有时真的很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爱到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地把一切都给他。比如父母对孩子。
那天挂断电话就忍不住向图书馆话吧熟识的大叔抱怨,老妈每次接电话甚至第一句话就问我,还有钱吗。好像我给家里打电话就是为了要钱!大叔瞅着我气咻咻的样子,呵呵笑了起来,丫头,有人问你缺不缺钱,这是一种幸福哇!你知道他们问这句话后面的意思吗,他们是想告诉你,没钱了,不要不好意思说……我知道,我都知道,可是为什么这么直白,就不能委婉一些吗?
因为你们是最亲近的人,是母女,只有父母和自己的孩子之间说话才不会拐弯抹角。其他就是夫妻之间都不可能这样。
我默然。是谁从不怨你的大吼大叫大吵大闹,是谁最惦记你的冷暖饥渴头疼脑热,又是谁在你需要时总是冲在最前面却从不要求回报。
只有他们,那两个你至亲至近的人。可是,反过来,我们做子女的对他们能做到像他们对我们一样吗?
不,不能,永远不可能。不是我们做不到,是我们根本想不到。
我们不会因为父母的偶尔晚归而胡思乱想,焦灼不安。我们不会在父母偶感不适时催促他们看医生,吃药,因为也许我们根本不曾在意。
暖暖的春风唤醒了万物,蛰伏了一个冬天的病痛也开始蠢蠢欲动。最近一段时间虽大痛没有但小病总是不断。先是体内上火,口腔内外溃疡成片,继而下楼梯扭伤了脚,后来又一阵阵莫名地胸闷。第一个念头就是打电话给爸妈。可是告诉他们吧,他们担心,不告诉吧,自己又担心。还是没有忍住,爸妈真的吓坏了,三天两头地给我挂电话。一会儿催我去看医生,一会儿询问病情,一会儿又让我多给自己补充营养……告诉自己别哭,别哭,可转了十八道弯的目光一碰触到电话那头焦灼的神情,不争气的眼泪还是夺眶而出。
总是知道父母有多爱自己,自己对父母有多爱却无从了解。因为明白自己对父母远不及父母对自己的万分之一,所以常常会感到难过和羞愧,甚至对自己心生厌恶。
那个冷得出格的冬天,我和发小芊芊裹着棉被面对面坐在床上,听她讲她一个月前刚刚去世的父亲,那悄无声息的眼泪,把午后的阳光悲伤。
我才明白失去自己至爱的亲人,那是怎样一种切肤的痛。痛有多深,爱就会有多深。爱到深处,变成了一种习惯。习惯到亲切宛如自己的左右手,割掉,钻心刺骨。
也许,爱本来就是不平等的。父母对孩子的爱让世界上任何一种爱都黯然失色。爱从来不需要斤斤计较。父母并未要求我那么多,我又何必苛求自己做到永远无法做到的事情。
尽自己的所能,让父母得到自己能给予的最大的爱却是我能做到且一定会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