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报》

寻 找 幸 福

——读席慕蓉散文精选《写给幸福》 张帮俊

2018-11-30     (0)


在华人作家里,席慕蓉以诗情闻名,似乎,诗歌已成为她的标签。其实,她的散文同样出色,富有深情。在谈到散文观时,她说 : “画笔和钢笔,总是混在一起使用的。如果一定要分类的话,或许可以这样说,绘画是我的理想,诗是我的痴狂,至于散文,则是我的生活笔记,且行且注记,作为对自己生活的纪录和整理。 ” 摘去名人的光环,走近席慕蓉的真实内心世界,你才会真正了解她是一个懂得感恩幸福,享受生活的女人。 《写给幸福》是席慕蓉亲自编选的散文精选,不同的文章见证了她不同时期的思想动态,早期的灵动诗意,中期的睿智淡雅,晚期的家国情怀。她将自己几十年来所遇、所看、所思、所感,用真挚的笔触记录下来。流淌于文字之间的情感里, 享受自己内心的喜和悲。

全书内容包括《生命的滋味》《写给幸福》 《异乡的河流》等七个章节。涉及爱情的甜蜜,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坚韧,记录了作者对爱情、乡愁、人生、艺术等的感悟和思考。 生命是何种滋味?不同年纪,想必,应当有不同的感触,少年听雨歌楼上,壮年听雨客舟中,暮年听雨僧庐下。同样的,不同的人生经历, 也会品出不一样的人生滋味。

      年轻时,总爱随波逐流,着急想拥有所想要的东西。可是人到中年,却发现对那些曾经被自己忽略的东西特别在意,更加关注友情、亲情。更加学会了从容面对所要面对的人生。 席慕蓉年轻时,曾经也当过老师。带过一班可爱又调皮的孩子。她被淘气的小男生用蛇吓哭,被捣蛋鬼们气得发狂。可是,她又被孩子们集体团结所感动。多年之后,她仍想念那帮学生,怀念那段教书的日子。在她看来,初为人师,孩子们给她太多的爱与支持。 迎着酷日的阳光,去寻找一朵荷花。尽管有好心的老人提醒她 :“真正好看的荷花是在早上,你现在是找不到那样的一朵了。 ”可席慕蓉觉得,有一朵花始终在等待与我的邂逅。如果我错过了,将不只是一个清晨而已,还错过了一个长长的下午,错过了一个温柔而又无怨的灵魂整整的一生了。所以说,人生许多错过, 有时是轻易的放弃。 席慕蓉也爱读别人的故事,在读作家王鼎钧《山里山外》这部反映抗战的时代作品时, 也深有感触。在那样的悲苦流离的岁月里,国人们在苦难中艰守。卖凉水的少年,用稚嫩的嗓音吆喝着。 即使再困苦,也不失一颗纯真的心。我从心里对

      这些忧国忧民,为中国人写,为民族而写的作家,感到深深的敬意。 席慕蓉是蒙古族后人,对于家乡、草原、亲人有着深深地眷念。母亲在世时,除夕祭拜时,母亲会在爷爷奶奶遗像上轻放一条哈达。而母亲去世后,哈达是席慕蓉思念母亲的念想。 香港的五年童年时光,她感恩这个岛屿曾经厚待她,给她带来过温柔与美好。 席慕蓉的一生,几经辗转,走走停停,走过许多地方,经历过离别与伤痛,因此,更加珍惜所拥有的。无论走到哪里,她都身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在这个人人忙碌为生活打拼,人心浮躁的社会,很需要适时的静心。读一读席慕蓉的文字,会让你学会懂得知足感恩,体悟生命的丰盛美好,去珍惜所拥有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