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吴峰,生于1980年,浙江宁波人。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2005年进入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史系,现为浙江电大教学中心文学艺术部讲师,致力于汉字应用设计发展演变研究,专注于汉字实验性设计。作品曾入围2017台湾金点设计奖、澳门第11届设计双年展、青岛地铁标志入围全球征集20强、上海花木社区标志征集中标奖等。
作品介绍
《間之间》是为了2017ADCK亚洲设计展而进行的主题创作,入选并获得优秀奖在韩国Gallery IANG美术馆和NAMSEOUL大学展览。本次展赛的主题是“间”,“间”为世间两物相接之处,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而世间之大莫过于天地,天地相接是为“人间”。人之所以有灵,是因为与万物相接相连,人类会用心去与自然,与我们所处的社会,与民族国家相互感应。彼此融合,用心相连,用情共鸣,人类与周围的一切可以有“间”,也可以无“间”;“间”可以是一种距离,也可以是人与这个世界相处的一种“亲密”方式。
作品采用汉字简体和繁体的“间”进行线性共体创作,表现形式来源于对挂面作坊晾晒面条时的视觉形式。由此形态表现间是多维的,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間之间,虽是书写形式的演变,却是传统与现代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对话,也是汉字文化圈内的无数次藕断丝连,我们可以观看有“间”世界,也可以感受到无“间”文化。
作品介绍

《IN(DE)crease》(《增减》)是入选2017美国科罗拉多CO2全球海报双年展的其中一幅,作品围绕CO2进行创作。。
CO2是植物和生物的必备生存原料,同时也是在诸多生活生产领域中的必需物质,但其过多和缺少会影响生态平衡,因此从本质上来看它无关好坏,只在于量和度。
创作采用图形加文字的形式,以树木年轮的拓片作为图形元素,结合CO2化学符号。年轮拓片中环状形态和自然开裂缺失的开口形成氧符号“O”和碳符号“C”,再结合售卖木材时在树木截面处的常规手写数字标记形式“2”,以两片年轮构成CO2,由此表现植物与CO2的增减关系。作品以没有冷暖的黑白呈现,用以呼应CO2本质,以不同形态具有视觉张力的年轮作为主要视觉形象,意在组织一种神秘、好奇,引人猜想的视觉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