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主干的财经类专业群项目自立项以来,以建设目标为导向,在进一步优化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总结了一定的经验。
一、 迎接新商贸浪潮,建设新商贸专业群
“互联网+”浪潮向每一个传统行业席卷而来,商贸服务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的商贸环境中,“买全球、卖全球、线上追(数据)、线下留(客户)”成为新商贸的典型特征。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促使商贸智能化,传统的商贸逻辑和方法已经没有竞争力。跨境电子商务使贸易在各国能够自由穿行,“买全球、卖全球”的观念已深入人心。面对“线上”智能商贸的重大变革,企业更需要深挖数据内涵、实现精准决策的能力;面对“线下”多元化顾客,企业更需要提供“有温度”的客户体验,以提升客户忠诚度。
新商贸人才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各岗位界限泾渭分明,他们有了更多的共同点:不仅要懂“卖”还要懂“买”;不仅要及时掌握各种智能商贸新技能,还要继承和发扬国内外优秀商人诚实守信的品格和出色的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艺术;不仅能够辅助他人完成工作,还能够自己开创一份事业,带领更多人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商贸富国的梦想。
为此,智能商贸环境下,企业商贸人才的六个岗位从过去平行分布式结构演变为市场营销为核心的聚焦式结构,与此相对应,形成了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主干的商贸类专业群。
二、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优+”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实施“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新型商贸人才的培养商贸类专业群通过实施“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其中,“优”是优质商贸通识教育;“+”包括拔尖技能和创业技能提升两个方面,面向学业突出的学生,量身定制拔尖技能提升模块和创业技能提升模块,实现分类教学,以培养商贸类各岗位的技能专才和未来的商界精英。
“优”,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基于学院名校优生,提出与国家一流商贸类专业群相匹配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会想”、“会干”、“会管”三方面,这将成为我校商贸类人才培养的标志性特性。“优”,通过课程(专业核心)、实训(共享实训、专业实训)与创新创业基础训练(竞赛、活动)三个子模块,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创新型岗位就业人才。“+”拔尖技能提升模块,是针对高技能学生,拓展专业学习深度,发展专业特长,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高层次高水平技能大赛和参加科研兴趣小组培养高端岗位人才;“+”创业技能提升模块,是针对有创业激情和基础的学生,参与和承接真实项目,培养创业能力。“优+”模式的实施,实现了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量身定制培养方案,使怀有精英梦想和创业梦想的学生实现自己的成长目标。
三、 持续推动优质校建设,培养商贸拔尖人才
1、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共育商界精英
借优质校建设之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山东新势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一带一路”高级商务精英班,服务新势立公司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及东南亚市场战略,推动新商贸专业群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共同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掌握市场营销、商务管理、国际贸易、地区文化等商科综合基础知识,具备市场调研分析、活动组和策划、品牌宣传推广、外贸业务管理技能的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商务精英人才。
2、强化工匠精神,培养技术技能专才
工商管理学院一直以来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全过程,做好职业启蒙,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学习氛围,以培育新时代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型商贸人才为己任。自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立高职组电子商务技能赛项以来,我院学生连续四年参加此赛项并蝉联一等奖,成为该赛项开赛以来全国唯一一所四战全胜的院校,创造四连冠神话。电子商务专业以真实项目教学获得学生、用人单位和同行的高度认可。
下一步,项目组将紧紧围绕目标,扎实推进推动项目建设,打造超一流商科,决胜优质校建设!
(工商管理学院 王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