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学术点滴
北大有两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其中濮祖荫教授主持的“磁重联零点及其邻近磁场结构的卫星观测研究”项目在地球磁尾观测到磁零点的证据,尚永丰教授领导的“三苯氧胺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理”项目阐明了子宫内膜癌的防治问题。同时,医学部有7项成果获2006中华医学科技奖。此外,北大还举办了物理前沿讲座。
北大两项目入选2006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在12月26日揭晓的“2006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濮祖荫教授主持的“磁重联零点及其邻近磁场结构的卫星观测研究”名列榜首,该项目首次在地球磁尾直接观测到磁零点的证据,对了解空间和天体等离子体中的活动过程极为重要。同时入选的还有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尚永丰教授领导的“三苯氧胺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理”项目,本项目阐明了为什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癌却导致子宫内膜癌这一长期困扰医学界的重要问题,并为子宫内膜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李响)
中西法学专家共议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
1月6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大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北大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罗豪才应邀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国内外的70余名官员、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一般规律、西方国家的治理经验以及如何借鉴先进作法、在中国构建和谐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李剑雄)
医学部7项成果获2006中华医学科技奖
2006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的评审工作已完成,共授予一等奖7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48项。医学部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奖7项,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另有合作项目1项获三等奖。(医学部)北京物理学会和北大物理学院举办物理前沿讲座
12月23日,北京物理学会、北京高等教育研究会和北大物理学院在北大联合举办物理前沿讲座。讲座特别邀请物理学院郑春开教授、范祖辉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人造太阳计划”———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反应堆,和200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研究项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测量。(北京物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