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 《第一师范校报》
赴港访学激发理念革新

本报讯(记者 彭雨萱 雷兰 吴中意)10月29日,我校第四届公费师范生赴港访学团结束了为期 10天的访学活动,平安返校。本届访学团由 4名带队老师和 35 名公费定向师范生组成。近日,本报记者对带队老师和优秀学生代表就访学活动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专访。
为拓宽公费定向师范生的视野,体验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以及小学教育,为日后更好地服务农村教育打下基础,我校于 2015年开展公费师范生赴港访学计划,已实施四年,学校一直对该项活动给予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访学学生的选拔主要面向全校公费师范生,要求学习成绩优异,英语过四级且拥有较好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本次访学带队老师谷炽辉向记者介绍,赴港访学活动包括:主题多样的教育研讨会、业内专业人士经验分享会、课堂教学活动零距离参与、多所小学实地参观以及教育科技文化机构参观等多种形式。香港基础教育以小班制教学和“全人教育”最为突出,小班制教学是每班 25人,最高不超过 10%,也就是 27人,师生比例为1: 15,能较大限度地保证因材施教。“全人教育”与内地推行的素质教育类似,所谓“全人”即全面发展的人,在全人教育的基础上,发展德、智、体、群、美、灵六艺。香港基础教育特别重视音乐、体育、美术的教育,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乐器、绘画,保证毕业后至少会一门乐器。此外,香港基础教育课程中推行两文三语教学,“两文”即中文、英文,“三语”指普通话、英语和广东话。
此次访学给我校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带来新的启示。谷炽辉老师建议,我校在教学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师范生一专多能的培养,培养胜任多门课程教学的全能型师资;培养师范生对专业和职业的热爱;同时,师范生应拓宽教育视野,学好英语以适应未来双语教学的需要。
学生代表曾念表示,此次访学既是眼界的开拓也是理念的碰撞。在体验香港浸会大学课堂教学后,曾念同学感受颇深,“香港的大学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思考和实践操作能力,更活跃更开放,我们需要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需要开放型的课堂。”此次访学坚定了曾念同学的教师理想,她表示“一定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科研型、开放型教师”。作为未来的乡村教师,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薪资、学生素质、教学环境等等。“但是不管未来处境如何,我将坚守自己的教育初心,坚持学习外面的先进理念,将最好的基础教育带给乡村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