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宋徽宗《腊梅山禽图》题诗瘦金体书法赏析
作者:研究生院 张珂


一天繁忙的工作后,我回归生活,做一些个人爱好的事情,瘦金体书法就是其一。觅得佳作,时常临摹,体会到些许艺术的奇妙之处,以宋徽宗《腊梅山禽图》瘦金体题诗赏析入手,与朋友们分享。
《腊梅山禽图》为宋徽宗匠心独具之作,其中的艺术美感难以尽述。此图题诗采用宋徽宗独创之瘦金体,精心收敛起瘦金标志性的硬锐锋芒,代之以优美柔情的笔触,观之令人舒爽惬意。而在这一方小天地中,似乎让人领略到文字与爱情的不解之缘,此时书者暂时抛却了帝王身份,化为感情世界中的凡人,那份欲言还休、无从告白的情感跃然纸上。
画作中,代表“白头到老”的一对白头翁在寒冬中于腊梅枝上依偎而立,傲对严寒。题诗原文为:“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据此可以略见主题为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
以题诗书法而论,瘦金体是一种独特而又神奇的字体,间架结构骨骼清奇,一笔一划极尽俊朗洒脱之美。瘦金体惯常所见多为硬朗的正楷,金戈铁马,气势磅礴,但一经善书者运用,便可使笔意流转,变化多端,引人遐思。
以笔划着眼,“禽、矜、粉”三字的长捺,起笔改压为抹,在若有若无间已成动作,至提捺处,缓抹缓松,如同书者在意念中撩起昔日恋人飘逸的长发,过往的青春时光在此刻感人再现,且凝结不去。
“禽、梅、粉、轻、有、指、白、头”多字的横折处,藏起惯常的突兀露骨横折法,采用顺笔溜肩,柔软而下,似乎正与心念之人垂手并肩而立,牵挂于内,却欲问不能,一切的争执早已放下,再相见却是白头。
“逸”字走之旁左右伸展自如、行云流水,带动上部的结构灵动跳脱,真如书者重拾青春,再番回味往时对挚爱的纯真追求。
一个“梅”字,左侧的“木”字旁,像是历经情劫大彻大悟的书者自身,横竖撇捺仅具人身之本原,四划舒展如四肢百骸了无纠结,竟简要而达极致;右侧的“每”字旁,温润如斯,地势坤低,仿佛昔日恋人静静地在一旁垂目低眉、互吐心声,两偏旁各自孑然而立,却在低处接近、终于携手。
“丹青”二字指的是作画用的颜料,引申为书者毕生追求的艺术生命,此二字的横折便与众不类,闪现出惯常的锋芒,似乎指示着书者借此二字又暂时回归了执着的艺术家之身。
“柔、约、头”的终笔一点,也不似惯常写法的尖锐回钩,而是一往无前,不忍回头,也许在书者心中,放手才是一种难得的美吧。
二十字通篇观来,笔势稳劲,笔意深刻,结字紧凑,浓淡相宜,是瘦金体书法中独具匠心的上品之作。细研此帖,仿佛触摸到书者的灵魂,他身为帝王,也是凡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相聚之幸,离别之忧,丹青之约,千秋之誓,何去何从,心中自有计较。经世长情,粹于纸端;一生挚爱,贯于笔毫。恍惚之间,书者已经将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爱情的追求合而为一,也许把对万事万物的大爱融入艺术中时,便可达臻无上的艺术境界吧。临习此帖既久,对瘦金体的字里字外之意有了新的认识,便记录如斯,并斗胆奉上拙作——临摹宋徽宗《腊梅山禽图》题诗书法一幅,欢迎各位方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