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党员、班长、助理班主任、辅导员助理、就业委员……勇于尝试、敢于挑战的她拥有多重身份;校特等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柯菲平医药奖助学金……先后获取10余次校内外奖学金的她生活费基本自给。对人生的选择,有人犹豫、也有人果断,而她当机立断、目标明确,她就是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专业1501班毕苗。
“靠奖学金生活基本自给”
学习虽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但却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毕苗在大学期间一边勤奋努力地学习,一边积极参加校园活动。从最初的成绩平平到获得特等奖学金,这期间华丽的转变往往都伴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苦。她已先后获得10余项奖学金,每一项奖学金的背后,绝不单单是浅表的荣誉,而是镌刻了毕苗大学三年奋斗历程中的点点滴滴。
“苏轼有言:‘有所取必有所舍。’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我是那种不能活动与学习兼顾的人,所以只能‘断舍离’了,在保留最感兴趣的活动后,将心思主要放在了学习上。”据毕苗回忆,大一时期的她成绩并不拔尖,各种校园活动分散了她的精力,没有明确的前进目标,对成绩的不满意让她开始自省。如今的毕苗,早已不再为学习而感到茫然无措。“奖学金和其他的一些补贴足够支撑日常开支,我已经不用再向家里要生活费了。我觉得金额的多少仍是其次,能够独立帮助父母减轻负担,总让人心里倍感轻松与舒畅的。”毕苗说于她而言,学习所带来的远不只物质上的补助,更是一种付出后的价值认可和精神上的独立。
“不试试怎么知道结果”
毕苗是一个勇于尝试的实践派。她认为害怕错误的人永远不可能抓住机会。大三是大学生涯里比较迷茫的阶段,繁重的学业和对毕业去向的抉择向令她心力交瘁。尽管如此,毕苗还是决定参加2018“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与本科生、研究生同学组队,最终拿下了省赛的铜奖。
除此之外,参与课题研究也成为她拓展自我的重要途径。因为第一次接触,毕苗难免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她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选择循序渐进。“第一个课题我只负责数据的筛选整理,慢慢熟悉之后,后几个课题便和老师一起做调研收集信息数据,完成相关的工作。”毕苗介绍说。在相关老师的指导下,毕苗参与完成了《服务江苏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南工行动》、《区域贸易协定背景下货物贸易的市场准入规则》等课题研究,这更开阔了她的专业视野。谈起自己的经历,她笑着说:“接触一个从未尝试的领域是有些困难的,但我们要敢于尝试,不试试怎么知道结果呢?”
“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既怕工作,也怕没有工作,更怕在考研和工作之间艰难抉择。”面对人生的重要路口———毕业季,毕苗和其他无数临近毕业的同学一样,也曾一度茫然无措,但优异的成绩和开朗的性格让她获得了一些实习机会。她先是拿到了待遇优厚的国企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的OFFER,后来又被环境舒适的德企录取。在旁人看来,这是道送分的选择题,两个似乎都是正确答案。但是毕苗在实习期过后,婉拒了老板的挽留,毫不犹豫地申请保送本校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当记者问起原因时,她平静地说:“因为那些不是我想要的,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又一次循着自己的目标做出了抉择———持续深入地学习。
内心独立的人总是目标明确的,成功保研后毕苗也没让自己闲下来。“跨专业读研总有些不适应,我就先听一些会计的专业课,现在课表虽然比较满,但我的生活是充实的。”毕苗说。明确了人生的目标,她正在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理想的生活。她坦言:“可能会感到辛苦,但绝不会停止前行。”学会抉择,明确目标前行,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周誉华 高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