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鲁东大学 - 《鲁东大学校报》

自书中来 往梦中去

作者:张钰婕    
2018-09-06     浏览(127)     (0)

文章表达了在这个时代,人们追求新事物的同时,不要忘记读书的价值和意义,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新”,也不要愚蠢地因恐惧真理的黑暗而盲目地扑向火焰。读书是宁静的,可以让人放松和清明,是新生于另一个世界的他们与读者相认相知。不要抛弃自认为的“旧”。阅读也可以成就梦想。

这个时代飞速发展,所有的事物都在争分夺秒变化着;这个时代信息爆炸,铺天盖地的消息会瞬间充斥你仅剩的空白时间。

这确是一个崭新的时代。然而,在这个时代,很多人,如一个个被甩进旋转赛场的陀螺,猝不及防地用不属于自己的速度旋转着、挣扎着,身边光影模糊虚幻,声音嘈杂混乱,只得跌跌撞撞地沿着早已设置好的路线向前闯去。顾不得停歇,等不得喘息,只得在某个十字路口的红灯,粗略地“灌”几口“心灵鸡汤”,来聊以慰藉这看似忙碌的百无了赖。

越来越多的人,明明处在一个五彩斑斓的多姿世界,却莫名地时常感到寂寞孤独。仿佛某一瞬间,感知到了周围的黑暗,然后开始惶恐,惶恐着自己的无知与空虚,企图用什么东西来驱走黑暗,来证明自己诞于光明。

于是新媒体将知识压成烟花,争先恐后地让其在赛场的夜幕上空炸裂,迷眩鲜艳,亮如白昼。好像用这雾与火的光明,便可以掩盖夜的叹息。

人们迷恋这种光,迷恋这种用快捷的电子设备获得的满足感与充实感。无数的新闻与百科迅速涌现,拥挤在指端,仿佛你是世界的主宰,不用付出任何代价,便尽晓一切。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读书?”

他们认为书上的一切知识,都可以从电子设备上找到替代。“震惊”体的新闻和“你知道吗”的百科杂烩充斥着他们的大脑,韩剧日漫美国大片接连不断地更新,他们的空闲时间明明可以悠闲快活,为什么要去看那些相比之下枯燥无比的无声无画的黑白文字?

而当你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产生疑问时,当你对其问出“为什么”时,你已经潜意识地开始怀疑它本身的价值了。然而世间没有哪个砝码,能平衡“书”的价值。

读书,是没有“为什么”的,若真要说它能带给人的意义,只怕是“为什么”本身了。

当你真正拿起一本书时,当你真正与页中的文字融为一体,那种浑然的瞬间放松与清明,便再问不出“为什么”了。

世间最宁静之事,莫过于读书。

但是,这份宁静,好像已经被抛弃在了时代的脚步之后。人们在渴求着充实,追求着创新,以一种极度的狂热推崇着“新”,而自顾不暇地将书架上的“古董”归为“旧”。

湮湮历史,大浪淘沙,留下的,是“旧”吗?错,恰恰相反,只有经历过无数次沧桑的轮回,无数段齿轮的研磨,那些最为宝贵的东西才会与我们在一个新的时代重逢。

在某个宁静的午后,踱步于书架之间,从泛黄的残页、蒙尘的书架上,发现些让我们热泪盈眶的东西,那些东西是什么,或者说,是谁?仿佛某一瞬间,你看见了另一个你,他也曾踌躇满志,也曾徘徊无助,他正望着你,对你轻语不要害怕夜的叹息。

他们以“书”的模样与我们相认相知,以“字”的语言向我们诉说。我们是新生于另一个世界的他们。

断然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新”,而抛下自认为的“旧”。也不要愚蠢的因恐惧真理的黑暗而盲目地扑向火焰。

若书会被人渐渐淘汰,那么人类也会被整个世界渐渐淘汰。

一个旋转的陀螺,完全不必等着有谁将它甩进赛场,它也不必边抱怨边沿着规定的赛道莽撞且埋怨闯去。

因为那条属于自己的路,或许在某个黎明或黄昏,在某个热泪盈眶的瞬间,成就你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