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瑞金医院报》

十年如初深情灌溉生命之花绽放精彩

我院血液净化中心举行肾友会十周年活动

2018-05-30     浏览(101)     (0)





  □记者 李东 通讯员 钱莹

       本报讯 依靠透析疗法维持生命,是目前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选择,全世界有80%以上的尿毒症患者行走在这条艰难的路上。这对患者及家属来说,既要忍受身体上的病痛也要背负经济的重担。再先进的仪器也无法取代情感的交流与传递,人文关怀始终是现代医疗中的重要一环。
  5月20日,肾脏内科举办了“协力同行,让‘肾’命之树多彩常青”为主题的肾友会十周年庆典活动。110多个在我院接受维持性透析治疗的患者家庭来到活动现场,讲述他们在长期患病治疗过程中,从家人、医护人员、甚至患者那里获得的信念与慰藉。
  “得了肾病,开始做血透,绝不是这辈子就完了。不要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中,透析的生命同样可以很精彩啊!”阳光帅气的小伙儿小巍,今年35岁。6年前,医院的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 —肌酐2400。患病之初,年轻的小巍也曾经感到绝望痛苦,一度想要放弃,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肾友会,慢慢的他被这些“肾”斗士的精神所感染。
  如今,他虽然每周三次要到血透中心报到,但也没耽误自己的事业,在创新创业的号角声中,他也开了一家小店,给自己打工。
  除了把肾友们请到医院参加医患联谊会,医护人员也鼓励病友走出户外,拥抱自然。每次外出郊游,医生和护士都带好急救物品确保患者安全,出发前后为患者测量血压;同时,医院每次都为患者事先联系好当地的透析中心,以备紧急处理之需(急诊透析等),连续10年从未发生安全问题。
  我院的血透规模不是上海最大的,但这里的血透中心却一早引来同行“围观”学习,照搬复制回去。看着眼前2000平方米的血透室,往事历历在目。肾脏内科陈楠教授回忆说,“血透室建成之初,科里引进了60多台透析机,还有一排全球最好的水处理系统。当年病人从老病房搬过来一个月以后,每个人的血色素都涨了一克!”
  从董德长教授创建肾脏科,历经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如今的瑞金医院肾内科已连续多年蝉联复旦版《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中上海医院之首。陈楠教授说,成绩的取得不仅仅是肾脏科同仁在医学技术、科研领域的突破进取,更是他们将“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放在首位的精神传承。
  “身体的透析固然重要,心灵的透析更不能忽视。”肾脏内科陈晓农主任说,瑞金医院肾内科始终希望传递一个精神:让信念更有力量,让患者有慰藉,我们风雨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