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姜沛民勉励选调生:牢记使命担当基层锻炼成长
学校党委书记与选调生代表座谈,鼓励他们服务基层、锻炼成长,培养成为中坚力量。参加座谈的有来自各个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其中很多同学去往基层工作,致力于教育、环保和农业发展等。学校表示会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支持。
本报讯 6月15日,党委书记姜沛民与2018年选调生代表座谈时,勉励青年学子要牢记“解民生之多艰”的使命担当,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在基层砥砺心性、锻炼成长,早日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党委副书记宁秋娅主持座谈会。
宁秋娅介绍了学校2018年选调生开展和录取工作情况。今年,我校共与30个省(市、区)开展基层人才专项合作,有17个省(市、区)定向我校招录选调生,累计超过1200余人次报名参加选拔。截至6月中旬,共有203位优秀毕业生通过选调生、人才引进项目。其中,本科生46人,硕士研究生143人,博士研究生14人,录取人数较往年有较大增长。
座谈会上,20位优秀毕业生代表分享了自己志愿赴基层工作的初衷和决心,感谢母校的精心培养与谆谆教导,表示将恪守校训,坚定信仰,勤勉工作,踏实做事做人,以优异的成绩为母校增光。理学院本科生李婵娟即将去西藏自治区从事教育工作,她希望能为西藏地区的基础教育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资环学院本科生蒲周将去贵州省镇远县工作,他表示,希望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水院硕士研究生邓婷表示,农大人就应该心系三农、服务三农,争做“一懂两爱”的基层工作者。经管学院博士生田聪颖即将奔赴河南基层工作,她决心发挥专业特长,为家乡农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姜沛民代表学校对大家通过层层选拔成为选调生表示祝贺,对同学们做出的具有时代意义的职业选择表示支持和敬意。他指出,服务基层、奉献基层是中国农大的光荣传统,学校党委非常重视同学们的成长成才,始终将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志在四方 深入基层造福人民”,到西部、到城乡基层、到国家农业重要地域和重点行业就业,砥砺心性、增长才干、锻炼成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姜沛民对选调生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要带着对国家对家乡对基层的热爱,带着学校校训赋予的使命担当,勤奋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为母校增光;二是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放下身段,多向群众学习,一切从基层做起。同时,要从精神上克服一切困难,吃得了苦头,耐得住寂寞,经得住磨练;三是有志向、有责任、有作为。始终保持农大人严谨的作风、远大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造福民众,带领大家走向幸福的生活;四是要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知行合一。工作中要边实践、边感悟、边总结、边提升。姜沛民表示,母校永远是大家坚强的后盾,希望大家毕业后加强与母校的沟通、联动,多为母校的发展提建议,一起把母校建设得越来越好。
座谈会上,姜沛民还向选调生赠送了书籍《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之江新语》。
学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郭立群以及中心工作人员参加了座谈。(欧阳 周幸)